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UHPC)铺装是一种应用于桥梁、建筑楼板、工业地坪等领域的先进工程技术。其核心优势在于超高的强度(≥120MPa)、卓越的耐久性、优异的抗裂性和薄层化设计能力。为确保工程质量,必须采用科学、规范的施工工法。
一、适用范围
本工法适用于:
大跨径钢桥面或混凝土桥面的加固与轻量化铺装
高层建筑楼板的接缝填充与叠合层
工业厂房、港口码头等对耐磨、抗冲击要求高的地面工程
二、引用标准与规范
1. GB/T 31387-2015《活性粉末混凝土》 (中国国家标准)
2. CECS 104:99《超高性能混凝土技术规程》
3. JTG/T 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4. 设计图纸及项目专用技术文件
三、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 → 基层处理 → 安装剪力钉/钢筋网 → 模板支设 → UHPC拌合 → 浇筑摊铺 → 收面抹光 → 养护 → 质量验收
四、各工序施工要点详解
1. 施工准备
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进行技术交底;
材料进场验收:检查水泥、硅灰、石英粉、砂、钢纤维、高效减水剂的合格证与检测报告;
设备调试:强制式双卧轴搅拌机、混凝土运输车、泵送设备、振动整平机、抹光机等;
环境控制:施工温度宜在 5℃~35℃,避免雨天、大风天气作业。
2. 基层处理(关键步骤)
混凝土基层:
凿毛处理,清除浮浆、油污和松散颗粒;
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晾至“面干饱和”状态;
涂刷专用聚合物界面剂(如环氧树脂),增强粘结。
钢桥面板:
必须进行喷砂或抛丸处理,达到 Sa2.5级 清洁度;
表面粗糙度 Rz ≥ 50μm;
及时涂刷防锈底漆和界面粘结剂,防止返锈。
3. 安装剪力钉与铺设钢筋网
在钢桥面上焊接圆柱头焊钉(剪力连接件),间距按设计要求(通常15×15cm或20×20cm);
绑扎顶层防裂钢筋网(常用D6~D8冷轧带肋钢筋,网格10×10cm),并设置保护层垫块;
钢筋网应牢固固定,浇筑时不移位。
4. 模板支设
采用钢模或定制木模,确保尺寸准确、支撑牢固;
模板接缝严密,防止漏浆;
设置高程控制点,保证铺装层厚度均匀(典型厚度:30~50mm)。
5. UHPC拌合
配合比原则:低水胶比(≤0.20)、高胶材用量、优化颗粒级配、掺加1.5%~2.5%体积率的钢纤维;
投料顺序:
1. 干拌水泥、硅灰、石英粉、砂(30秒);
2. 加入水和高效减水剂,湿拌2分钟;
3. 最后加入钢纤维,继续搅拌 3~5分钟 至均匀分散,无结团。
注意事项:严禁中途加水;单次搅拌量不宜过大,确保在初凝前完成浇筑。
6. 浇筑与摊铺
分仓连续浇筑,每仓面积建议不超过 100㎡;
采用溜槽、泵送或吊斗方式下料,避免离析;
使用刮尺或振动整平机初步整平;
禁止使用插入式振捣棒!可采用平板振动器短时轻振辅助密实。
7. 收面与抹光
初凝前(约30~60分钟)进行第一次抹面,消除泌水通道;
终凝前进行二次压光,提高表面致密性和平整度;
对于大面积铺装,可使用驾驶型抹光机提效。
8. 养护(决定成败的关键)
终凝后立即覆盖养护:
第一层:塑料薄膜(直接贴面,防止水分蒸发);
第二层:土工布或麻袋(保湿);
持续洒水养护不少于14天;
冬季施工需采取保温措施(如搭设暖棚),确保养护温度 >5℃;
夏季高温时应防晒,防止塑性开裂。
五、质量标准
项目 要求
抗压强度(28d) ≥120 MPa(C120)
抗折强度(28d) ≥15 MPa
铺装层厚度 平均值≥设计值,最薄处≥设计值-5mm
表面平整度 ≤3mm / 4m靠尺
外观质量 无贯穿裂缝、无空鼓、无蜂窝麻面
六、安全文明施工
作业人员佩戴防护手套、口罩、护目镜;
钢纤维具有尖锐性,注意搬运和搅拌安全;
施工区域设置警戒线,做好成品保护;
工完场清,废弃料合规处理。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