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C(Steel Fiber Reinforced 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钢纤维增强超高性能混凝土)桥面铺装是一种先进的结构技术,因其超高的强度、优异的耐久性和良好的抗裂性,被广泛应用于大跨径桥梁的加固与新建工程中。其施工必须遵循严格的国家和行业规范。
一、核心执行标准
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这是目前中国公路桥梁施工的基础性行业规范,对桥面铺装的一般要求、材料、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做出了原则性规定。
2. 《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 D64-2015
明确提出了对钢桥面铺装的技术要求,为STC的应用提供了设计依据。
3.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技术规程》CECS 104:99 或 地方标准
虽然非强制国标,但该规程是指导UHPC(包括STC)材料配制、性能测试和施工的重要参考文件。
部分省市(如江苏、广东)已出台针对STC组合桥面的地方标准或技术指南。
4. GB/T 31387-2015《活性粉末混凝土》
STC在本质上属于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的一种,此国家标准规定了UHPC的分类、原材料、力学性能和试验方法,是材料性能判定的最终依据。
二、STC桥面铺装的关键技术要求
性能指标 要求值
:- :-
抗压强度(28d) ≥120 MPa (通常设计为C120)
抗折强度(28d) ≥15 MPa
弹性模量 ≥40 GPa
钢纤维掺量 体积率 1.5%~2.5%(常用2%)
坍落扩展度 550~650 mm
T50流动时间 5~20 s
早期强度(24h) ≥60 MPa(满足快速通车需求)
与钢板粘结强度 ≥2.0 MPa
✅ 注:具体数值需以项目设计文件为准。
三、典型施工工艺流程
1. 前期准备
钢桥面板处理:
彻底清除油污、灰尘、锈迹;
采用喷砂或抛丸处理,使表面粗糙度(Sa2.5级),并形成清洁的金属光泽;
涂刷专用界面剂(环氧树脂等),增强新老界面的粘结力。
2. 安装剪力钉与钢筋网
在钢桥面板上焊接抗剪连接件(如圆柱头焊钉);
绑扎顶层防裂钢筋网(常为D6~D8冷轧带肋钢筋,间距10×10cm);
设置高程控制点和模板。
3. STC拌合与运输
使用强制式双卧轴搅拌机,严格按配合比投料(水泥、硅灰、石英粉、砂、钢纤维、高效减水剂、水);
投料顺序:先干拌胶材→加水湿拌→最后加入钢纤维搅拌均匀;
采用搅拌车或泵送方式短距离运输,防止离析。
4. 浇筑与摊铺
分仓浇筑,每仓面积建议不超过100m²;
采用“赶浆法”摊铺,用刮尺初步整平;
禁止使用振捣棒,可采用平板振动器短时轻振辅助密实。
5. 收面与养护
初凝前进行二次抹面,消除泌水通道;
终凝后立即覆盖塑料薄膜+土工布,进行保湿养护;
养护时间不少于 14天;
冬季需采取保温措施,夏季需防晒。
6. 施工缝处理
尽量减少施工缝;
若需留设,应预埋钢板止水带,并对结合面进行凿毛、清洗和涂刷界面剂处理。
四、质量验收要点
外观检查:平整、密实,无蜂窝、麻面、裂缝(塑性收缩裂缝除外,应≤0.2mm)。
厚度检测:钻芯取样,平均厚度不小于设计值,最薄处≥设计值-5mm。
强度检验:同条件养护试块28天抗压强度≥120MPa。
粘结性能:通过拉拔试验或现场取芯观察界面结合情况。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