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粉类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的自重(即干密度)通常在1.8~2.2吨/立方米(t/m³)之间,具体数值因配方、骨料粒径和聚合物类型不同而略有差异。你如果正在做地下室、卫生间或水池的防水工程,这个数据直接关系到结构荷载计算和运输成本预估。
我们先说清楚“自重”指的是什么。这里讲的是材料在完全干燥状态下的单位体积重量,也叫干容重或表观密度。根据《JC/T 984-2011 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行业标准,该类产品按物理性能分为Ⅰ型(抗渗性强)和Ⅱ型(粘结强度高),其中Ⅰ型多用于迎水面防水,其干密度普遍在2.0~2.2 t/m³;Ⅱ型常用于背水面修补,因含细砂较多,密度略低,约1.8~2.0 t/m³。
影响自重的关键因素是骨料配比。这类砂浆主要由普通硅酸盐水泥、石英砂、可再分散乳胶粉(RDP)、纤维素醚(HPMC)及多种添加剂组成。其中石英砂占比高达60%~75%,它的颗粒级配和堆积密度决定了整体重量。比如使用粗砂为主的配方,空隙率小、填充密实,自然更重;若掺入部分轻质填料如云母或膨胀珍珠岩,则会适当减重,但这种情况较少见于标准防水砂浆中。
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聚合物种类与掺量。常见的RDP包括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丙烯酸酯类(Acrylic)等,它们以粉末形式存在,密度远低于水泥和砂子(一般在0.4~0.6 t/m³)。当RDP掺量增加至3%~8%时,虽然能显著提升柔韧性和粘结力,但也会略微降低整体干密度。不过这种变化幅度不大,通常不会超过0.15 t/m³。
在现场施工中,这个“重量感”其实挺明显的。根据我们过去在多个住宅项目中的经验,一袋25kg的干粉砂浆,摊铺厚度控制在10mm时,理论覆盖面积约8~10㎡。如果你用手掂一下未开封的包装袋,那种沉甸甸的手感基本就来自里面的石英砂和水泥基材。别看它只是抹上一层,整栋楼外墙做下来,总附加荷载可能达到几十吨,结构设计时必须纳入考量。
(ᠤᠯᠠᠭᠠᠨ ᠪᠣᠯᠳᠠᠮᠠ ᠨᠢ ᠪᠣᠯᠳᠠᠬᠤ ᠪᠣᠯᠤᠨᠠ)
补充一份详细的施工指导方案如下:
干粉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施工技术规程
1. 基层处理
基面应坚实、平整、无浮尘、油污及松散物
砖墙提前2小时洒水润湿,不得有明水
2. 配料搅拌
干粉:水 = 1:0.22~0.25(重量比),严格按厂家说明调配
使用电动搅拌器低速搅拌3~5分钟,静置熟化5分钟后再次搅拌即可使用
拌合料应在1小时内用完,禁止加水二次调节稠度
3. 分层涂抹
总厚度超过8mm时应分两遍施工,每层厚度≤6mm
第一遍刮涂后养护12小时再进行第二遍
抹压方向宜垂直交错,确保密实无气泡
4. 节点加强
阴阳角、穿墙管根部须做R≥50mm圆弧过渡
加铺耐碱玻纤网格布(宽度≥300mm)作为增强层
施工缝位置应预留斜坡槎,后续接茬前先行湿润
5. 养护要求
初凝后(约4~6小时)开始喷雾养护
连续养护不少于7天,保持表面湿润
冬季施工环境温度不低于5℃,必要时采取保温措施
6. 质量验收
表面无裂纹、起砂、空鼓现象
抗渗压力≥1.5MPa(7d),粘结强度≥1.0MPa
可通过淋水试验或蓄水试验验证防水效果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