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粉砂浆防水剂掺量需按比例精准控制
近期在多个建筑工地检查中发现,部分施工人员对干粉砂浆防水剂的添加比例掌握不准,存在随意增减的现象。技术部门明确指出:防水剂的掺量必须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执行,通常为水泥重量的 3%~5%,过少则防水效果不足,过多反而影响砂浆强度和施工性能。
这类防水剂多为粉末状,主要成分包括有机硅、脂肪酸盐、可再分散乳胶粉或纳米级矿物改性材料,直接混入水泥砂浆中使用。它不是临时外加的液体,而是作为预拌料的一部分,在搅拌阶段就均匀分散在整个体系里。通过改变砂浆内部孔隙结构,降低毛细吸水率,从而达到抗渗防潮的目的。
以一袋50公斤的水泥为例,若按4%的比例添加,则需加入2公斤防水剂。这个数值不能凭经验估算,更不能“看着差不多就行”。实际工程中曾出现因多加至8%,导致砂浆凝结时间延长、早期强度下降的问题;也有因少加到1%以下,闭水试验时墙面渗水严重的案例。
研发人员解释:“这就像做菜放盐,少了没味,多了齁嗓子。”防水剂中的活性成分在特定浓度下才能形成连续的憎水膜。掺量太低,无法有效封闭孔道;掺得太多,未反应的残留物会成为薄弱点,甚至引起分层、起粉。
不同类型的防水剂配比略有差异。例如:
有机硅类一般推荐掺量为3%;
复合型聚合物防水粉可在3.5%~4.5%之间;
高强快干型产品可能要求达到5%。
同时,还需注意与其它外加剂的兼容性。如果砂浆中已含有抗裂纤维、减水剂或保水剂,应避免重复叠加使用功能相似的防水剂,防止相互干扰。
标准操作流程是:先将称量好的防水剂与水泥、砂子等干料一同投入搅拌机,干拌30秒至均匀,再加水继续搅拌3~5分钟。这样能确保防水成分充分分布,不会局部富集或缺失。
此外,环境温度低于5℃时,应适当提高掺量并采取保温措施;用于长期浸水部位(如水池、地下室底板),建议选用专用高抗渗型号,并配合整体防水设计使用。
防水效果好不好,不仅看材料本身,更取决于是否用得准。严格按比例掺加,才是保证砂浆防水性能稳定可靠的关键。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