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引进改性剂(如增韧剂、稀释剂、填充物等)制成的组分。)以环氧树脂为基料,并配有凝固剂等添加剂。(A/B)灌浆材料。固化后产生高强度、高粘度、低收缩的固结体,兼顾加固、加固、防水、防渗功能,常用于整治混凝土与岩土结构的缺陷,如缝隙、沉降缝、接缝等。
关键性能和常规参数
粘度低,可灌性强:对细小缝隙也有极好的渗透性。
强度高,粘接强度强:常规耐压强度≥50–70 MPa,干粘粘接强度一般指标为混凝土湿面粘接强度。≥4 MPa、湿粘≥3 MPa。
凝结施工窗口:初凝可调节(几小时至几十小时);常见低压0.2–0.4 MPa灌注,最高值不超过结构规定值。
耐久性:多为无溶剂系统,具有良好的化学牢固性和收缩性;可以在潮湿/有水的环境中灌注和凝结。
包装与保质:一般20–25 kg密封式遮光储存,常规保质期6–12个月(以供应商TDS为准)。
适合工作条件和主要功能
结构加固与缝隙整治:混凝土梁、柱、桩、隧道、地铁、河堤、港口、池塘、水塔等缝隙、蜂窝、孔洞的修复与加固。
接缝与节点密封:灌浆防水密封,如沉降缝、变形缝、接缝等。
管路与设备接口:密封、防腐、加固通水/管路接口。
基础和地质工程:基础加固,止水幕和间隙添加等。
施工的基本步骤和要点
基面及布孔:清理缝隙及周围环境,沿缝骑缝打孔(约45°)或者打槽,孔位约20–30 cm;铺设注浆嘴,用封缝材料封闭缝面。
配合比和灌注:按A:B=1:1、2:1或4:1(重量比)精确测量,低速搅拌均匀;选择低压慢灌→高压快灌,常见压力0.2–0.4 MPa,在邻孔出浆或压力稳定后,闭管待凝。
维护与结束:常温下终凝约数小时,24小时–72 h基本凝结,3–7 d可以达到设计强度;去除露出的灌浆嘴,恢复和找平环氧胶泥。
一般类型和选型提醒
亲水型/水中凝结型:适用于湿冷和有水间隙,适用于地下工程和潮湿工作面。
通用性:高粘度,高渗透性,适合0.2 灌浆加固mm级细裂缝。
快凝/高强型:短疑胶/初凝、高强度、高韧性,适用于工期紧张或轻载工况。
选择时关键配对:裂缝宽度与透水性、基面干湿状况、目标强度与工期、结构等级及耐久性规定。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