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碳纤维布加固房屋
聚丙烯腈基(PAN基)碳纤维原丝纺织单向布为主,应用时与环氧预浸胶/结构胶配套,粘贴在混凝土表面形成CFRP片材提升系统,与原始构件配合受力,主要用于提高构件的抗拉、抗弯、抗震性能。工程重量一般为200。 g/㎡(厚约0.111 mm)、300 g/㎡(厚约0.167 mm),亦见600 g/㎡(厚约0.333 mm);一般宽度为100/150/200/250/300/500。 mm。实施和验收宜参照GB参照GB 现行规范如50367-2013《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一般规格和配套材料
规格与规格
重量/厚度:200 g/㎡≈0.111 mm、300 g/㎡≈0.167 mm、(部分产品)600 g/㎡≈0.333 mm。
宽度:100/150/200/250/300/500 mm,支持定制。
配套体系
配套使用底胶-找平胶-预浸胶;一般配套剂量在0.6左右–0.9 kg/㎡(随商品和工艺调整)。
关键特征(常规产品等级)
高强Ⅰ等级:抗张强度≥3400 MPa,弹性模具≥240 GPa,延伸率≥1.7%。
高强Ⅱ等级:抗张强度≥3000 MPa,弹性模具≥210 GPa,延伸率≥1.5%。
选型提醒
应选择重要或关键受力位置。Ⅰ级别,12K小丝束;一般位置可选择Ⅱ级。
普通纤维丝束为12K(每束约12000根),有利于预浸和质量稳定。
适用于工作条件和受力方位
应用位置:梁、柱、楼板等建筑结构构件的抗拉、抗弯、抗震加固和裂缝控制。
受力方位:
弯曲加固:纤维方向与构件受拉区拉应力方向一致;
剪切/抗震加固:纤维方向应与构件径向垂直(环向缠绕);
柱子的抗震封闭箍:沿柱子周围的环向连续粘贴,以限制混凝土。
基材规定:混凝土强度等级一般要求不低于C15(粘结柱封闭时不低于C10)。
施工及验收要点
基层处理:混凝土表面研磨,去表浆/油污/松脱,角落研磨成R≥20 mm弧形;底层应坚固、干净、舒适。
配合比和涂装:根据供应商的说明,严格配合比,先涂胶-后找平-再预浸胶;粘贴时,自重/刮刀排出,防止褶皱和空鼓。双层粘贴需要充分浸润固体层。
环境状况:宜在5~35℃、相对湿度≤70%、底部温度高于漏点≥在3℃环境下施工;雨天不得户外工作。
质量检验:固化后进行锤击法检验粘接质量,规定总有效粘接面积≥95%;必要时进行正拉粘结强度试验,破坏方法应为混凝土内聚破坏。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