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适用工况与材料类型
材料类型与适配:
热熔型橡胶沥青灌缝胶:适用于沥青路面裂缝与接缝,施工需加温灌注,成型后具高弹性与粘结力,适合中大缝与交通荷载较大路段。
冷灌型聚氨酯/硅酮灌缝胶:适用于沥青/水泥混凝土路面与伸缩缝,常温灌注、凝固快,硅酮类具优异耐候与高延伸,适合活动裂缝与桥面接缝。
常规适用范围: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裂缝、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桥梁伸缩缝、机场跑道伸缩缝等,要求具备防水、抗位移、耐高低温能力。
热熔型(橡胶沥青类,行业常用):
执行标准:JT/T 740-2009《路面橡胶沥青灌缝胶》。
关键指标(示例技术要求):低温拉伸 −20℃、50%、3次循环通过;锥入度 0.1 mm(150 g,25℃,5 s);流动值 ≤5 mm(60℃,5 h);并应满足弹性恢复、粘结与耐久等项目要求。
冷灌型(硅酮/聚氨酯类,道路专用):
常见技术窗口:弹性恢复率可达 99%、断裂伸长率 484%~632%、拉伸强度约 0.47 MPa;耐温性能可做到90℃×168 h 不流淌、−60℃×168 h 不脆裂;耐介质(淡水、油品、紫外)合格;按JC/T 976-2005《道桥嵌缝用密封胶》判定合格。
施工与开放交通窗口(热熔型):
加温施工温度约180~193℃;开放交通前需充分冷却,常见冷却时间约15 min(随气温调整)。
三 施工工艺与控制要点
通用流程:封闭交通—开槽—清缝—(预热)—灌胶—刮平—冷却—开放交通。
开槽与清缝:
热熔型常用槽口:宽度 ≥10 mm、深度 ≥13 mm;清缝须将缝内及两侧≥5 cm范围粉尘杂物清除洁净。
温度与灌注:
热熔型胶体加温至约190~193℃灌注,严禁超过204℃;采用带刮平器的压力喷头,连续、匀称灌注,避免夹气与断缝。
冷灌型(硅酮/聚氨酯):
<3 mm细缝可先扩缝至约5 mm再注胶;较深裂缝可分层灌注并设置背衬条(泡沫棒)控制溢胶与成型厚度;常温快速凝固,多为表干约1 h,完全凝固后可开放交通。
开放交通:
热熔型在充分冷却后开放;冷灌型按产品说明执行,常在表干/凝固达标后放行。施工与凝固阶段应避免雨淋、尘土与过早荷载。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