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耐磨应变硬化混凝土土土土(Strain Hardening Cementitious Composites,又称SHCC),又称高延性纤维提高水泥基复合材料(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一般称),是一种纤维提高水泥基复合材料。通过添加特殊类型的短切纤维(一般是聚丙稀或聚乙烯纤维)和优化的板材,各种材料实现了出色的韧性应变硬化特性。超耐磨应变硬化混凝土的一些关键特性:
1. 多裂痕应变硬化:
当超耐磨应变硬化混凝土碰到拉伸应力时,在较低的应力水平下会产生大量微小缝隙。随着应力的提升,裂缝的数量增加,但单独裂缝的总宽提升迟缓,以达到应变硬化效果。
2. 高耐磨性和延性:
因为纤维的桥接功效,超耐磨应变硬化混凝土在缝隙形成后仍能再度承担荷载,表现出高耐磨延性,极限应变可达3%-6%,远高于水泥混凝土。
3. 裂缝控制水准:
超耐磨应变硬化混凝土能有效控制裂缝的宽度和数量,提升构造的耐久性和美观度。
4. 抗冲击性:
因其出色的韧性延性,超耐磨应变硬化混凝土具有较好的耐冲击性能,能抵抗外部冲击荷载。
5. 较好的施工特性:
超耐磨应变硬化混凝土具有较好的自密实特性,模版中所有角落和空隙都能在不振捣的情形下添充。
6. 环境适应性:
超耐磨应变硬化混凝土可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施工,包含低温潮湿环境。
7. 广泛运用:
因其出色的性能,超耐磨应变硬化混凝土已应用于桥梁、隧道、建筑物抗震加固、基础设施耐用性修复等很多工程领域。
施工要点:1. 配合比设计:
根据工程规定与自然标准,科学设计配合比,确保混凝土工作性和强度。
2. 纤维分散:
保证纤维均匀分散在混凝土板材中,避免纤维汇聚。
3. 搅拌工艺:
采用适当的混和工艺,确保纤维与基体材料的充分混合。
4. 浇筑及保养:
选用混凝土自密实特性开展浇制,并进行一定的维护,以确保强度发展。
5. 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中开展质量检验,保证混凝土工作性和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超耐磨应变硬化混凝土具有优良的性能,在提升构造的抗震性能、耐久性和性能层面具有一定的潜力。通过合理设计和施工,可以充分发挥其优势,更好地保护工程结构。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