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浆界面剂的挑选用法
一、功能及适用场景
作用要点:封闭底层孔隙,提升基层表面粘接强度,降低抹灰/抹灰层空鼓开裂,取代部分凿毛工艺,适配混泥土、加气混凝土、砖砌体等基层。
典型应用:抹灰前对混泥土/加气混凝土基面开展页面处理;
薄抹灰、墙面保温收面、腻子前密封加固;
作为地砖/石料黏贴前基面解决方法或与环氧砂浆搭配使用(依据产品简介)。
底层规范:底层应牢固、清理,无灰尘/油迹/疏松层;施工前应适度潮湿吸水性强或干燥底层(以产品手册为准)。
二、类型及执行标准
类型与样子粉(P)型(P):以水泥、石料、高聚物胶粉为主,现场加水搅拌成浆,滚/刷/喷;
乳液型(D型):以聚合物乳液为主,可滚漆/上漆,也可根据表明与水泥/砂混和,用以压光或造毛。
执行标准与用途进行对比
JC/T 907-2018 混凝土界面处理剂:用以混凝土等致密基面,留意页面粘接强度;D型往往与水泥混和,P型可直接涂刷或抹灰预处理。
JC/T 468-2015 墙壁界面处理剂:应对墙壁底层,重视加固/封闭,改进粘合力。
JC/T 2329-2015 水泥基自流平砂浆界面剂:用以自流平前封闭稳浆,防止起砂、起层、针眼。
选型速览抹灰/腻子前墙加固封底:JC/优先T 468或JC/T 907(P型);
自流平:挑选JC//T 2329;
务必“压光/造毛”:选JC/T 907(D型)并按表明与水泥混和。
三、施工工艺及关键参数
基层处理:清除灰尘、油迹、疏松层,必要时对光洁或高吸水性基层表面开展内湿外干;先向松脱/开裂的位置进行凿除和恢复。
准备与拌和(以产品技术数据表为准)
粉制剂一般配置:粉:水=2:1(质量比);
乳液型常见做法:液态:水泥:砂=1:1:1用以压光(水泥提议)≥42.5一般硅酸盐或矿渣水泥);
机械搅拌至对称无结块,搅拌后需在1小时左右应用。
涂刷与涂层:用滚桶/刷子匀称涂刷1–2次,不必漏刷;常温下凝固约数钟头,实干以产品说明为准。
压光做法(D型):将D型界面剂与水泥(必要时配砂)混合成稠糊状,用抹刀/喷枪在基面造成1.5–3 mm凹凸粗糙面,稍收浆,未终凝时及时抹灰/贴砖。
维护与连接:保持通风,待工作实践/完全封闭后再进行抹灰、自流平或贴砖等后续工序;工作温度适宜≥ 5℃、空气湿度为70%。
四、用量参考验收要点
用量参考滚漆封底:约1.5:–2.5 kg/m²(随基面密度、吸收性和调胶频次而变);
压光造毛:约2.0–2.5 kg/m²(和设计薄厚、石料粒度相关)。
验收及过程验收
感受:镀层/压光层应均匀致密,无漏涂,无起粉,无明显汽泡;
粘合验证:后抹灰/自流平/贴砖不可空鼓、移动或起壳;必要时,依据产品简介认证样品带动/切割或开放时间。
常见误区将JC/T 907 D型用于“马上滚漆封底”(更适用于与水泥混和压光);
底层过干不湿或一次调胶太厚,导致开裂/外壳;
未按表明操作放水/搅拌时间,伤害强度涂层。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