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配置范畴
掺量法(按水泥重量计)
通用防水剂:掺量为水泥品质的3%–5%;常配砂浆的比例为1:2 或 1:2.5(水泥:砂、重量比)–0.55。
高浓度型(50倍稀释):依据产品简介,源液按校正倍数加水稀释,稀释液马上替代混合水运用,砂浆仍按1,砂浆仍按1:2 或 1:2.5配备。
低掺量工程:部分产品为0.8%–1.0%(以水泥重量计),同样用稀释液代水混合。
容积法(便于现场量取)
广泛作法为1:2.5:3(水泥:砂:水,体积比),再按水泥重量3%–5%加上防水剂(先与拌和水搅拌)。
素浆/净浆(用以提升底层或节点)
水泥:水:防水剂 = 1:0.35–0.39:0.03(重量比);或先弄1:0.4:0.04素浆搭配,再涂防水材料层。
两层作法总厚度
刚度两层防水层总厚度应保持在20上下 mm左右,分2分–3遍生存。
二、制取测算案例
例1(掺量法,1:2.5 体积比)
取1 桶砂浆≈35 L,按1:2.5(水泥:砂)可能:水泥≈10 kg、砂≈25 kg;若用42.5 水泥密度约为1.30–1.40 kg/L,则水泥容量≈7.1–7.7 L,砂容量≈17.9–18.5 L(以现场评定容量为准)。
若防水剂掺量3%:得加0.30 kg(300 g);若为5%:得加0.50 kg(500 g)。
案例2(高获取50倍型)
若用量按“每” 5 kg 稀释液能做 20 mm 厚高档防水层 2㎡”,则每㎡用量≈2.5 kg 稀释液;按砂浆1:2(水泥:砂)可能,1㎡×20 mm容量≈20 KG砂浆,其中稀释液≈2.5 kg,水泥≈≈6.7 kg、砂≈13.3 kg(实际调节材料密度及施工稠度)。
三、配置及施工要点
基层处理:底层应牢固、清理、无明水;阳角线为圆弧角(阳角约10 mm、阴角约50 mm);开工前湿冷,但不得有积水。
拌和次序:先把防水剂与拌和水混合,再和水泥、砂混和;拌和2–3 分钟至对称无结团。
分层施工:先刷素浆(约11) mm),再涂防水材料5–10 mm/次,数次存活,收光夯实;总厚度按设计,两层作法应不断施工,尽量没留变形缝。
保养:终凝后保湿保养:≥7 d(夏天适当提早遮住),避免前期少水开裂。
四、疑难问题
水泥宜选325–425 一般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砂用中砂,粉含量高,粉含量高≤3%并筛粉。
气候条件:施工保养温度适宜≥5℃、≤35℃;避免雨天、烈日曝晒;不得随意加水更改稠度。
验收:竣工后按设计要求开展灌水试验(一般作法蓄水)≥20 mm、24–48 h无渗漏);用以饮用水池等,必须核查卫生及相关要求。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