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的定义和适用范围
以水泥为基材,混合后可分散乳胶粉/乳液和功能添加剂,现场加水搅拌成浆料,用于抹灰成膜的刚性防水材料。混凝土、砂浆层、砖石等基材粘结力强,具有抗渗、抗裂、抗冻、抗老化等特点。常用于橱柜卫生间、阳台、地下室、屋顶、水池/游泳池、隧道、地铁、河堤等工程。
关键技术指标和执行标准
一般性能要求(以产品技术数据表为准):
抗渗性(砂浆样品):≥1.5 MPa;抗压强度:≥20 MPa;抗折强度:≥6 MPa;粘接强度:≥1.0 MPa;满足工程环境的耐碱性、耐热性和抗冻性。
执行/参考依据:JG/T 298-2010(高聚物水泥防水砂浆);可参考GB 18582-2020(工程用墙面涂料中有害物质的限制)。
适用性和不适用性提醒:
适用性:大型湿冷面防潮防渗,快速带水堵漏(配合速凝剂)、迎面/背水防水层、伸缩缝/沉降缝等细节提高。
不适宜:长时间浸泡或动水压力较大的地方应与卷材/止水带等复合;柔性防水层或复合系统应用于大偏移/强振动位置。
施工技术和节点做法
基层处理:基层应坚固、光滑、干净、无尘、油渍、松散;太光滑,凿毛;干燥的基层表面先潮湿,没有明水;基层有漏水点,防水层前必须堵漏。
搅拌工艺:与普通砂浆相比,采用机械搅拌,增加2–3分钟;建议“预搅5分钟-静止5分钟-再搅拌3分钟”–“5分钟”至匀称无颗粒;一次搅拌量应在1小时内用完。
厚度和次数:根据防水等级确定总厚度,地面工程宜4–6 mm,地下工程≥6 mm;2–生存3次,每次2次–3 mm,每一层持续贴合,必须留茬时做台阶坡茬,并离开阴阳角。≥200 mm,搭接总宽≥100 mm。
细节提升:管根、地漏、阴阳角、结构角落等。 cm槽并嵌入,然后压入网格布加强;大规模结束后做收面夯实。
维修验收:常温下自然维修,维修温度≥5℃;根据产品说明进行洒水/蓄水试验,确定不渗不漏。
用量和工期控制
理论消耗:大约2.0 kg/㎡·mm(根据实际测量调整基面粗糙度、次数、施工工艺)。
时间控制:搅拌好的砂浆应该在≤一小时内用完;每个固层需要干固/成膜后再做下一层,一般情况下,≥5小时;环境5–35℃、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施工更有利于成膜和强度的发展。
常见问题及避坑
基层未清洁/含水量过高:易脱粘、鼓包;一定要坚固清洁,干躁面适当潮湿。
一次混合过多/加水随意:易离析、假凝、强度和抗渗性降低;根据需要的稠度和一小时的期限来控制。
重涂生存:易开裂,针眼;应该是2–三次交叉抹压,达到目标厚度。
忽略节点加强:管根、地漏、阴阳角是漏水多发区,需要排槽填充。加强网格布复合加强。
维修不足或过早受水/荷载影响成膜和强度;按照说明保湿养护,在养护期间防止践踏和浸泡。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