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顶漏水用灌缝胶的标准做法
一、可用性和准备性
可用状况:混泥土屋面、女儿墙与屋面接缝、天沟、落水口周边等可见缝隙或渗水通道。≥0.2 mm。假如活动空隙或渗水途径不明,点胶时要与表面柔性防水层配合,造成“内灌外封”的复合防水。
材料及工具:成分环氧填缝胶(A/B)、密封胶(密封胶)(密封胶)、灌浆嘴/止水针、手压泵或低压灌浆机、搅拌棒、手套/护目镜、甲苯或酒精、压缩空气设备、肥皂水(试漏)。
底层规范:缝隙两侧各22个–3 cm范畴清除可靠的石料,去除油渍、灰尘和疏松物质;必需时要钢刷打磨内壁,吹整洁。小缝能够清洁干燥;大缝/深缝先要凿V型槽,便捷密封和埋嘴。操作温度提议≥5℃、干燥无明水。
二、标准施工程序
1) 检索与标出
标出裂缝的长短、总总宽、方位、周边和漏水点,并拍照记录;必要时,通过简单的试压/通烟实验来划分连通性,来确认灌浆孔位置和次序。
2) 开洞和埋嘴(针对较深/宽或贯通空隙)
沿缝两边交叉打孔,钻头直径约14 mm,倾角≤45°,深层≤构造厚度2/3,不可爆炸;开洞与缝隙的间隔约为构造厚度1/2,典型间距为20–60 cm。安装于灌浆嘴内,用密封胶固定,确保不外溢或堵塞。
3) 封缝与试漏
用密封胶沿缝隙往复擦抹,造成密封层。典型做法是薄厚约1–2 mm、宽2–3 cm;也可根据产品简介做成11–50 mm厚、2–75 mm宽胶布。密封后保养11条。–2天试漏:在缝隙表面刷肥皂水,从灌浆口低压气路,看看是否有汽泡,密封后再灌注漏汽。建议对重要或繁杂空隙开展试漏检验。
4) 配胶与灌浆
A/B成份按产品TDS精准秤重,可用期内充分搅拌均匀应用(一般25℃约60℃)–90 min)。用压缩空气将缝/孔烘干,然后逐渐点胶。
灌浆次序:平面可从一端慢慢,立面自下而上;挑选单孔/分区群孔法,“从浅到深,从上向下,从一端到另一端”。普遍压力0.2 MPa;最后一个出胶口持续出胶,速率稳定后,再试压约10分钟停止本孔,改注相邻孔。
5) 拆嘴、密封、凝固
灌浆后,确认无渗水,拆装或砸烂露出的灌浆嘴,消除溢胶,二次密封灌浆口。常温下。≥5℃条件下凝固,25℃上下25℃–设计性能可达3天;避免震荡,在凝固期内提早撒水。
6) 效果检验与完毕
检查孔可按要求设置在重点部位开展压水查验;常见的操作是胶压70–80%,基本不吸水,不渗漏即认定是规范。再根据设计对防护层或表面进行处理。
三、关键参数及控制要点
环节 提出参数/做法
裂缝宽度 ≥0.2 0.2mm适用胶水; 先要封闭表面或根据渗水水准处理
开洞参数 直径≈14 mm,倾角≤45°,深层≤2/3厚,间距20–60 cm
密封缝厚度/总宽 1–2 mm / 2–3 cm(或按产品简介:1–50 mm / 2–75 mm)
注浆压力 普遍0.2 MPa;以顺畅为准,低压长期更有助于渗透和密实
配胶及适用期 A/B按TDS计量拌和;25℃适用期约60℃;–90 min上用
固化条件 ≥5℃干燥环境;25℃上下25℃;–3日内可满足使用需求
试漏与验收 试漏1–2天后开展;压水压力取抹胶压力70–80%,不渗为合格
之上参数为行业普遍做法和典型产品类型,以材料TDS和型式检验为准。
四、常见问题及提示
漏水还能灌吗:表面湿度一般可灌,但严禁明水/储水;必要时,先干燥或用吸水材料处理,然后进行泄露和灌浆实验。
压力越高越好:不建议。常见的0.2 MPa,在确保胶水顺畅的情形下,低压长期更有助于黏合剂渗透和小缝添充,降低夹气和流失。
一次浇灌不满怎么办:长/多支缝隙必须分批灌浆,之前凝固后再进行下一次,避免爆聚和断块。
怎样处理宽缝:没错≥2–3 mm宽缝,先凿V型槽,用密封胶/弹力腻子找平,再灌注密封胶,做表面柔性防水层,造成“里外密封”的复合屏障。
低温雨天:低温凝固显著缓解,5℃不推荐施工;雨天和底层潮湿时,只有应急补漏,晴干透再灌注复面。
和:按SDS戴手套、护目镜、口罩;材料密封防潮,远离火源;施工区保持通风,废胶和溶剂规范解决。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