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灌浆材料可用于混凝土修复,具有高流通性、自密实性、早强高强度、微膨胀、抗离析等特点,特别适用于设备基础、桥梁、隧道、地铁等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加固和修复。
一、二次灌浆材料修补混凝土的优点
高流动性和自密性
二次灌浆材料具有优异的流动性,可以在没有振动或轻微振动的情况下增加钢筋间隙和建筑裂缝,产生对称紧密的结构,防止传统修补材料振动不足造成的间隙问题。
早期强度和强度的特点
抗拉强度在1-3天内可达30-50MPa以上,可尽快恢复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缩短工期,特别适用于需要快速修复的工程场景。
微膨胀性
修补后无收缩,保证修补层与原混凝土紧密相连,避免因收缩而造成二次干裂。
抗离析特性
克服现场加水过多引起的离析现象,保证修补材料的均匀性,提高修补质量。
耐久性强
经过数百万次疲劳试验和50次冻融试验,强度没有明显变化,适用于钢筋混凝土,具有长期的荷载和环境作用。
二、二次灌浆料修补混凝土的适用场景
设备基础二次灌浆
用于修复工业设备基础、钢结构和基础接口,确保系统与基础紧密接触,避免因振动而松动。
加固混凝土工程
适用于增加梁、柱、板等混凝土结构截面加固,提高结构承载能力。
缝隙整治
修补混凝土结构的缝隙,避免缝隙扩大造成结构破坏。
旧钢筋混凝土改造
用于修复和改造旧混凝土结构,延长结构使用寿命。
恶劣的环境修复
适用于高温、低温或腐蚀条件下的混凝土修补,可满足-10℃至600℃的环境施工要求。
第三,二次灌浆料修补混凝土施工要点
基层处理
去除碎石、浮浆、浮灰、油污、脱膜剂等杂物。
对松散或受损的混凝土进行凿毛处理,露出新鲜石料。
注浆前24小时充分湿润底层,注浆前1小时吸收存水。
模板支护
模板与设备底座周围的水平距离应保持在100mm左右,模板顶部标高应不低于设备底座上表面50mm。
在钢筋混凝土改造加固过程中,模板支护应留有足够的灌浆孔和排气孔,灌浆直径不低于50mm,间隔不超过1000mm。
材料拌和
根据产品合格证上介绍的水料比例确定加水量,搅拌用水应采用饮用水,水温应为5-40℃。
机械搅拌时,搅拌时间一般为1-2分钟;人工搅拌时,建议先加入2/3的需水量搅拌2分钟,然后再加入剩余的需水量继续搅拌至对称。
灌浆施工
灌浆时,应从一侧灌入,直至另一侧溢出,以便在设备座椅和混凝土基础之间排出气体。
注浆开始后一定要连续进行,不能中断,注浆时间要尽量减少。
每一次灌浆层厚度不得超过100mm,较长设备及路轨基础的灌浆应采用分段施工。
保养对策
注浆完成后30分钟内,应立即喷洒保护剂或覆盖塑料薄膜,并覆盖岩棉被进行养护,或在注浆层凝固后立即撒水保湿。
冬季施工时,维修对策还应符合现行《钢筋混凝土工程验收规范》(GB50204)的有关规定。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