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标准系统和适用范围
国家标准
GB/T 50448-2015 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标准:要求材料分类、性能参数、设计、施工和验收,是工程中最常用的一般规范。
GB/T 50448-2008 使用水泥基灌浆材料的技术标准(已废除):被2015版取代。
产品标准:JC/T 986-2018 水泥基灌浆材料(商品通用要求);最初的版本是JC//T 986-2005。
行业标准:YB/T 9261-1998 水泥基灌浆材料施工技术规范(黑冶金)。
石化行业:SH/T 3604-2009 原油水泥基无收缩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行业标准:例如DB11/T 1470-2017/2022 钢套灌浆连接技术规范(与套灌浆连接有关)。
术语定义
在规范中,“二次灌浆”是指设备基础在地脚螺钉锚固灌浆完成后,为使底版与基础表面紧密接触,传力均匀而进行的添加灌浆工艺。
采用提醒
“工程中常说的”Ⅱ高延性混凝土(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和“水泥基灌浆材料”属于不同的材料体系(细骨料类型,以流动性和微膨胀为特征),设计选材和指标体系不能混用。
关键技术指标和标称值(按GB/T 50448-2015)
材料类别和流动性
根据流量测试方法,可分为截锥流量和流锥流量两类;典型限制如下(企业:mm,流锥为s):
◦ I类:截锥原始≥340、30 min≥310;流锥原始≤35、30 min≤50
◦ II类:截锥原始≥340、30 min≥310;流锥原始≤35、30 min≤50
◦ III类:截锥原始≥290、30 min≥260;流锥原始≤35、30 min≤50
◦ IV类:原始的崩溃扩展程度≥650、30 min≥550(选择坍落扩展性能)
纵向膨胀率
3 h:0.1%~3.5%;24 h与3 h膨胀值差:0.02%~0.50%。
抗拉强度等级(28 d是代表值,1 d、3 d为下限操作)
I类:1 d≥15 MPa,3 d≥30 MPa,28 d≥50 MPa
II类:1 d≥20 MPa,3 d≥40 MPa,28 d≥60 MPa
III类:1 d≥20 MPa,3 d≥40 MPa,28 d≥60 MPa
IV类:28 d≥60 MPa
氯离子含量
通用要求≤0.10%;用于预应力孔洞的材料更加严格(见下节)。
其它通用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商品的需水量进行混合,不得通过提高需水量来提高流通性;入场需要证书,检验报告,并按规定进行抽检。
第三,与二次灌浆相关的设计和施工要点(规范条文)
材料种类
二次灌浆应根据灌浆层厚度选择:
◦ 5~30 mm:I、II类
◦ 20~100 mm:I、II类
◦ 80~200 mm:I、II、III类
◦>200 mm:IV类
设备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小于C20。
施工控制
施工条件和基层表面:底层应坚固、清洁、足够潮湿且无明水;根据产品介绍,加水,机械搅拌,均匀成型;持续灌注,不中断,必要时选择自重法、高漏斗法或压力法,确保排气密实。
维修和拆板:按照规范和产品标准进行保湿保养;拆模时间与温度有关,宜满足:
◦ -10~0 ℃:≥96 h,保养≥24 d
◦ 0~5 ℃:≥72 h,保养≥10 d
◦ 5~15 ℃:≥48 h,保养≥7 d
◦≥15 ℃:≥24 h,保养≥7 d
冬季与高温
冬季材料应符合R-7等低温强度比等数据(例如≥20%、R-7 28≥80%、R-7 56≥90%);高温下(200~500 ℃)材料必须满足耐热和热震的要求;当工作温度>80 ℃时,不得将硫铝酸盐水泥基灌浆材料。
第四,入场检验和工程验收
检验批次和取样
进场验收按规范第六章(材料进场)执行,包括检验批次的划分、取样方法和数量;实体和材料验收应按第八章(验收)进行。
重点确认和流程管理
见证取样和复检流动性/扩展性、纵向膨胀率、抗拉强度等关键指标;施工记录应完整(准备、工作温度、混合和灌注时间、维护等)。).
现场快速判断
常用的方法是留设40×40×160 根据年龄(例如3),mm棱柱体样品d/7d/28 d)检验抗拉强度,检验纵向膨胀率和外观压实度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标准。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