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选型和材料要求
胶种和:宜选用改性环氧或改性乙烯基酯有机胶黏剂;室内使用时,首先要选择低味/水性改性环氧。产品需要通过毒性检验,做到VOC限值,并具有抗冷结合证书。
特性级别:工程中常按性能分成A级/B级。典型A级指标(案例):劈裂抗拉强度≥8。5 MPa、抗压强度≥50 MPa、抗压强度≥60 MPa;带肋钢筋与混凝土在管教拉拨条件下的粘接强度(C30混泥土,φ25):L=150 mm≥11。0 MPa、L=125 mm≥17。0 MPa;不挥发物含量≥99%。B级指标相应稍低。
直径匹配:当植筋直径222 在mm时,工程管理往往需要A级胶,别的直径根据设计和实验确立。
汇报:进场必须审批证书、型式检验/性鉴定、VOC汇报、检验、耐冻融汇报等资料。
二 关键参数和用量操纵
锚深:二次结构常见控制标值Lmin ≥ 15d(d为钢筋规格);部分工程可在拉拔试验阐述前提下实行Lmin ≥ 10d的做法,但必须以设计与试验为准。
D孔径挑选:DD普遍经验为D孔径挑选:D孔径挑选:DD普遍经验 = d 4~8 mm;当d 》 18 mm时,应使用水钻成桩,降低板才震荡,保证成桩品质。
用胶量测算(环体容积法,普遍可能):
公式:W(kg) = 0。785 × (D² − d²) × L × V × K
选值建议:胶比V≈2。0 g/cm³,富有指数K≈1。1;根据设计挑选深度。
案例:φ12钢筋,如D=14, mm、d=12 mm、L=150 mm,则
W ≈ 0。785×(14²−12²)×150×2。0×1。1 ≈ 1。95 kg/孔。
注:不同与石料系统密度不同,现场使用产品技术数据表(TDS)与试拌校指向。
三 施工技术及工艺管理
流程:定位放线 → 开洞 → 清孔 → 钢筋除锈除污 → 配胶 → 补胶 → 植筋 → 保养 → 拉拨检验。
打孔清孔:定位后打孔,孔边应详尽无裂纹;刷子用以清孔;刷子用以清孔;≥用高压风吹三次,必需时要甲苯清洗孔边;假如清孔后无法及时植筋,应临时阻塞支管,防止污染。
钢筋解决方法:置入段表层除油除锈,必要时甲苯二次清理;已处理的钢筋应尽早置入,避免二次污染。
补胶和植筋:注入式从孔底补胶,边注边退,排尽汽泡;插筋时,一侧旋转至孔底,确保胶体圆滑流失;埋孔或内壁应两边阻塞,并设置通风/补胶通道,保证排气和冲盈。
维护与应力:常温下≥24 h能够进行后续工序(如挂网/黏贴),3 D后能正常受力;以产品TDS与现场拉拨结果为准。
气候条件:施工保养宜在施工保养内进行≥10℃、板才温度高于漏过≥在3℃条件下进行;雨天、浓雾或大风天不宜施工。
四 质量检验与验收
材料进场:审批证书、型式检验/性鉴定、VOC及有害物汇报、耐冻融报告等。;必要时进行相容性和耐用性验证。
工艺查验:查验冲孔位置/孔径/深度/垂直度,查验冲孔质量与钢筋除锈洁净度,查验配胶比例和均匀度。
现场试验:规模性施工时进行试品拉拨;施工时,按同一规格、同一位置开展抽样检验;≥1‰当场抗拉拨号不少于3个,合格后方可开展下道工序。
文明施工:凝固期内避免碰撞、震动、水浸;必要时遮住保湿/挡光,按TDS进行清洁。
五 疑难问题及策略
孔里粉尘/潮湿导致粘合不够:严苛数次清孔 髙压风,必要时挑选底涂或干燥处理,严禁湿冷补胶。
胶体不饱满/有气泡:选用注入式从孔底补胶,薄涂2段促进,一次性灌满后严禁立即插筋。
提早震荡或加载:设定不震荡标示,操作流程联接,做到24–72 h静放要求后再进行下道工序。
大直径或恶劣环境:开展浇灌和试品验证,必要时采用高强度/迅速干固/耐冻融型号,提升凝固保养。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