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麻面修补胶的使用过程
蜂窝麻面修复胶(包含环氧树脂、聚合物水泥等)是修复混泥土表面蜂窝和表面偏差的关键材料。其使用需要“基层处理-材料准备-分层修复-维护干躁”标准化过程,以保证修复后结构紧密,粘结牢固。
1。 基层处理:彻底清理修复基本基本清除修复
基层处理是修复品质的关键前提,必须保证缺陷部位整洁,不松脱,为修复胶黏剂更好的粘合页面。具体步骤如下:
消除疏松物:用钢刷、凿子或打磨机消除蜂窝、表面疏松的混凝土、浮浆和沉渣,直到暴露于扎实的混凝土基层(假如钢筋曝露,用砂轮机将钢筋头摘除至低于混泥土表面2-3cm,消除钢筋里的锈迹);
清理干燥:用高压水泵清理底层表面的粉尘和油迹(若有油迹,用酒精或甲苯等溶剂擦洗),保证表面无明水,保持湿润(避免干躁吸潮,修复胶黏剂);
处理间隙:假如蜂窝麻面有间隙,应先用环氧树脂缝隙修补胶或灌浆材料(裂缝宽度)填补间隙≥0.3mm时,需沿裂缝切割V形槽,深层15-20mm,清理后添加),防止修补胶从缝隙里外渗。
2。 材料准备:严苛按比例配置
修补胶易患组份(A成分:黏合剂;B成分:粉末)或单组分(加水搅拌),应按产品手册操作,保证材料性能达标。
组份修补胶:将A成分黏合剂按重量比(或体积比)倒进清理容器中,慢慢添加B成分粉(比例是1:4或按说明书调节),用机械搅拌器(如电锤、搅拌齿)搅拌匀称,直到无结块、无沉淀(搅拌时间约3-5分钟);
单组分修补胶:马上加入适量清水(按说明书占比,一般为1,一般为1:0.4-0。5),搅拌至对称糊状(无粉团);
疑难问题:配置误差规定≤±1%避免自行添加外加剂(如减水剂、膨胀剂);搅拌时避免渗入汽体,防止修补胶固化后产生汽泡。
3。 分层修复:确保密实整洁
依据蜂窝麻面深层挑选修复方式,保证修复层与原结构紧密结合:
小面积蜂窝/表面(深层)≤5mm):用刮刀将搅拌好的修补胶压进蜂窝和表面的小孔中,覆盖整个缺陷地区,随后用抹刀刮平表面(高过原混泥土表面1-2mm,便于后边抛光);
大型蜂窝/表面(深层蜂窝/表面(深层蜂窝)>5mm):必须分层修复(每层厚度(每层厚度)≤3mm),第一层修补胶稍薄(可提高黏合剂占比),用抹刀将修补胶填写蜂窝,压实至无显著空隙;第一层终凝(手指干燥,约4-6钟头)后,再进行第二层修复(修补胶稍厚),直到和原混泥土表面对齐;
边缘解决方法:用直尺或角尺查验边沿区域的蜂窝麻面,保证边缘整齐,避免修复后不匀。
4。 保养凝固:确保强度发展
在修复胶干固定期内,要做好保养,防止水份迅速蒸发导致开裂:
保湿保养:修复后,立即用塑料膜遮盖修复地区(避免阳光直射或风吹),薄膜上可遮盖湿草垫或岩棉被(保持湿润);冬天施工(温度≤5℃时,必须遮盖保温材料(如棉被),制定加温策略(如加热器),确保操作温度≥5℃;
初凝:常温(20℃)下,修补胶应保养24-48钟头(精确时间按产品手册);固化后(用手按压无明显印痕),脱卸式薄膜,用砂轮机或砂纸打磨表面(清除多余修补胶,使表面和原混泥土对齐);
普遍保养难题:保养期内禁止踩踏、沉积起吊(≥100kg/m²),避免修复层遭受震动或冲击。
关键疑难问题
施工环境:修复工作需在5-35℃环境下进行,避免高温(>35℃)或低温(<5℃);雨天、冰冻天气不能施工(必须采取防雨、防冻措施));
材料贮存:修复胶应密封在干燥通风的仓库(避免湿冷)。组份产品的保质期一般为3-6个月(以说明书为准)。逾期后,应重新查验(如流动性和强度);
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必须纪录准备、搅拌时长、维护情况等数据,每次修补胶都需要检查抗压强度、粘结力等数据(合乎《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13)。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