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静电不发火混凝土地面的施工涉及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及施工工艺等多个环节,详细介绍:
材料选择
骨料:应选用硬度高、韧性好且不发火的骨料,如白云石、大理石等,也可选用经过特殊处理的金属矿石骨料,但需确保其化学稳定性。骨料的颗粒形状宜接近圆形或多面体,以提高地面的密实度和强度。
水泥: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不低于42.5。在对早期强度有较高要求的项目中,可选用快硬硅酸盐水泥,但要注意其水化热较高的问题。
添加剂:可添加减水剂以减少用水量,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膨胀剂可用于补偿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的收缩,防止地面开裂。导电材料如不锈钢纤维、碳纤维等,应确保其导电性、耐腐蚀性和分散性良好,以构建有效的防静电网络。
砂:应选用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3%。
配合比设计
配合比设计需根据设计强度等级、和易性要求以及不发火性能等因素确定。一种常见的配合比(以重量比计):
白云石(不发火级):水泥=35%:50%,其中白云石粒径0.5mm-1mm占35%,粒径1.0mm-1.5mm占15%。
需注意的是,不发火白云石材质轻脆,原料因加工、运输、储存、施工等过程易粉碎损耗,成材率低,应考虑成材率,一般选量为1:1.4,即原料采购量应为成才量的1.4倍。
施工工艺
1. 施工准备:
确认地面混凝土标号是否≥C25,水灰比≤0.5,表面砼浇筑厚度不低于30mm。
基层处理:清理地面,确保地面平整、干净,没有油污、水渍、杂物等杂质。基层应提前洒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测量放线: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测量地面的标高和尺寸,并放线标识出施工区域。
2. 混凝土搅拌与浇筑:
按照配合比进行混凝土搅拌,确保搅拌均匀。
在基层上浇筑混凝土,使用平板振动器振捣混凝土,使其密实均匀,表面平整。用刮尺将混凝土表面刮平,控制好平整度,然后用木抹子进行初步抹压,使表面平整并赶出多余水分。
3. 撒布与压实:
当混凝土初凝时,采用干撒的方式将防静电不发火材料均匀地洒在混凝土表面,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撒布量占总量的60%,第二次撒布量占40%,第二次撒布的方向应与第一次垂直。
骨料吸潮变暗后,使用抹光机圆盘纵横搓压,避免过度操作致骨料下沉。抹光机抹不到的地方,需要使用铁抹子人工收光抹平。
4. 边角处理:手工钢抹子同向收光,消除抹痕。
5. 养护:施工后5–6小时覆盖塑料膜+棉毡,洒水养护≥7天,保持湿润。
注意事项
施工环境:施工温度5–35℃,空气湿度≤75%,避免雨天作业;基层含水率<8%。
材料控制:所有原材料的储运及运输施工过程中都应该严禁混入在摩擦碰撞中易产生火花的物质。
质量检查:施工完成后,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查和测试,包括导电性能测试、抗静电性能测试等,以确保地面具有良好的防静电和不发火性能。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