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客服电话158-3832-6188

行业资讯
您的位置: 主页 > 建筑材料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盾构同步注浆材料

发布日期:2025-10-09 14:32浏览次数:
盾构同步注浆材料

盾构同步灌浆材料的概念及应用

盾构同步灌浆材料盾构隧道施工中的关键辅助材料。在开挖盾构的同时,根据盾尾内置的袖阀管将浆体注入管壁后的间隙,在管片与周围地层之间增加间隙(一般为盾构直径与管片直径相差的环形空间)。其核心功能包括稳定管片(防止管片在开挖盾构时移动或变形)。、地表水堵漏(防止地表水渗入隧道)、减少地层沉降(操纵因土壤干扰而引起的路面变形)、改善衬砌受力状况(使管片与地层整体形成,提高结构稳定性)和辅助盾构纠偏(根据灌浆压力调整盾构姿态)。

常见的盾构同步注浆材料种类

根据状态和成分,盾构同步灌浆材料主要分为两类:

1. 预拌水泥基灌浆材料:主要是水泥(粉煤灰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物掺合料(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等)、骨料(天然砂、机制砂或再生骨料)、水是一种基本成分,由添加剂(添加剂、缓凝剂、增粘剂等)制成。)混合而成。根据形状分为两种:湿拌(工厂预拌、混合运输车辆运输、现场直接使用)和干拌(工厂预拌、现场加水搅拌)。湿拌灌浆材料适用于施工条件稳定、施工需要快速的情况;干混灌浆材料易于储存和运输,现场混合方便,适用于复杂的地质条件。

2. 特殊灌浆材料:水泥-硅酸钠双液浆(水泥与硅酸钠按比例混合,凝结时间短,早期强度高,适用于涌沙、涌水等富水地层,可快速防水)等特殊地质或工程需要开发的材料。、水泥-聚合物浆(添加丙烯酰胺、聚氨酯等聚合物,提高浆体的附着力和抗渗性,适用于有腐蚀或漏水规定的地层)、再生细骨料灌浆材料(用盾构弃土、建筑垃圾再生细骨料代替部分天然砂,降低成本和环境危害,适用于绿色建筑场景)。

盾构同步灌浆材料的关键性能要求

为了满足盾构施工的工艺标准和工程质量,同步灌浆材料必须具备以下关键特点:

流动性:原始流动性需要符合施工标准(例如,干混I型为130-180毫米)、120-160毫米的II型、III型为90-110毫米),保证浆体能顺利完成袖阀管道,增加间隙;同时,流动性损失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例如,2小时内稠度损失。≤30%,防止浆体在管道中凝固)。

凝结时间:应根据地质条件和工程进度进行调整。一般凝结时间为1-6小时(如II型1-4小时,II型1-4小时),保证浆体在盾尾通过后及时凝结,防止浆体逆流或外流。

固定率和强度:固定率(浆体固定后体积与原体积的比例)≥95%(如干混I)、II、所有III型都需要≥95%),确保浆体充分填充间隙;抗拉强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例如II型3d≥1MPa、28d≥2.5MPa;III型28d≥2.5MPa),承担地层荷载和防水要求。

防水渗透性:水陆强度比(水中成形与空气中成形28d抗拉强度比)≥80%(如干混III型),避免浆体遇水稀释或分散,确保富水地层稳定。

保水和泌水:保水需要保水≥93%(如干混I)、II、III型都要求),减少浆体在输送和添加过程中的水分消耗;压力泌水率(在0.3MPa压力下7.5min的泌水率)需要≤9%(如干混I型),防止浆体离析或出现泌水通道。

盾构同步灌浆材料的选择要点

材料类型应结合工程地质条件、施工条件和设计要求:

地质条件:硬质地层(中风化、微风化岩、硬塑老粘土)可选用I型灌浆材料(强调固结率和强度);可选用II型注浆材料(强风化、全风化岩、软粘土)(强调流通和保水);高压富水地层(如穿越河流、海底隧道)可选用III型灌浆材料(强调防水渗透和快速凝固)。

施工条件:低温(<5℃)需要选择抗冷性能好的材料(例如添加防冻液),(>35℃)需要选择具有良好缓凝性能的材料(例如添加缓凝剂),防止浆体过早凝固或流动性损失。

规定:首先选用预拌灌浆材料(减少现场粉尘和废水排放);当需要再生利用时,可以选择再生细骨料灌浆材料(使用盾构弃土或建筑垃圾,减少碳排放)。


总结:以上这篇文章就是
盾构同步注浆材料
的讲解,如果还想了解更多关于盾构同步注浆材料这个产品,欢迎关注联系本公司
  • 联系方式
  • 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联系人:杨经理
  • 24小时服务热线:15838326188
  • 标签: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邮 箱:15838326188@139.com

    手 机:158-3832-6188

    热 线:158-3832-6188

    地 址:上海市-金山区-卫昌路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158-3832-6188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