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铜钢纤维的密度不是值,需要综合计算基材钢的密度、镀铜层的厚度和密度。关键规则是“接近钢的密度,铜涂层略有增加”,常规参考范围在实际应用中为 7.80g/cm³ - 7.85g/cm³,实际分析如下:
第一,主要影响因素:钢基材与铜镀层的密度差异
镀铜钢纤维由“钢基材”和“铜涂层”两部分组成,密度各不相同,但由于镀铜厚度极薄(常规3-15μm,仅占纤维直径的1%-5%),对整体密度的影响较小,所以整体密度主要由钢基材决定:
钢材密度:常规碳钢(镀铜钢纤维主流基材)密度约为 7.85g/cm³(低碳钢、碳钢密度相近,波动范围7.80-7.86g/cm³);
铜层密度:纯铜的密度约为 8.96g/cm³,高于钢材的密度,但由于涂层比例极低(仅占纤维总体积的1%-3%),对整个密度的“提高效果”非常重要。
特定密度的计算逻辑范畴
以“直径0.2mm、铜镀层厚度5μ以m的镀铜钢纤维为例,根据体积比例估算整体密度:
1. 钢基体积:纤维截面为“同心圆”,钢基直径=0.2mm - 2×0.005mm=0.19mm,体积占比≈(0.19/0.2)²=90.25%;
2. 铜涂体积:体积占比≈1 - 90.25%=9.75%;
3. 整体密度:(7.85g/cm³×90.25%)(8.96g/cm³×9.75%)≈ 7.95g/cm³。
但是在实际生产中,铜镀层的厚度大多是3-8μm(常规工程纤维)此时涂层体积仅占3%-5%,整体密度将进一步接近钢基材,最终结果一般会落到钢基材上。 7.80g/cm³ - 7.85g/cm³如果涂层变厚到10-15μm,在7.85-7.90g/7.90g/cm³,但是这种厚涂层商品很少)。
第三,应用场景中的密度参考
在工程、工业等实际应用中,一般直接采用以下标准值,无需准确计算单纤维的密度(由于涂层差异,密度波动对工程设计影响不大):
常规工程用镀铜钢纤维(镀层厚度3-8μm):密度按 7.85g/cm³计算(与钢基材密度一致,偏差可以忽略);
独特的厚涂层纤维(如环境腐蚀,涂层10-15μm):密度可按 7.85-7.90g/cm³估计。
总之,镀铜钢纤维的密度主要取决于钢基材,受铜涂层影响小幅波动,常规应用是以钢基材为主, 7.85g/cm³可以满足标准标准值的要求。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