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修补材料施工必须“基层处理-材料准备-精准施工-维护凝固”的标准化流程、具体操作步骤和重点:
一、施工前准备
1. 底层查验及处理:
施工前,解决地面底层开展全面体检,保证强度达标(混凝土或砂浆底层强度)≥C15)、工整无起砂(用2m尺查验,高低差≤4mm)、干燥无明水(含水量)≤8%,可用湿度检查仪检验)。假如底层有间隙,用切割机切成V形槽(深层)≥5mm,总宽≥3mm),清理后添加高韧性修补砂浆(如聚合物水泥砂浆);若有空鼓,应拆卸空鼓部分(面积)≤0.1㎡时长立即清除,面积>0.1㎡时置入φ4@100钢筋网),随后拆换修补砂浆修复。清理底层(如旧瓷砖地面),用钢刷或铣床开展拉毛处理,提升修补材料与基层的粘合力。
2. 工具及材料准备:
依据修复材料的种类准备工具——单组分修复材料(如聚氨酯)应选用缝枪、刮板和美纹纸;组份修复材料(如环氧树脂)应准备额外搅拌器和电子名字(精确准备)。材料应选用满足条件的产品(如车间高韧性耐磨型、卫生间防水型),并检查保质期(一般为3-6个月,贮存5℃之上通风干躁场地)。
3. 自然条件:
施工操作温度应保持在5-35℃(低温会导致凝固缓解,高温会加快水分消耗);避免雨天、狂风或潮湿环境施工,保证底层无积水。
二、材料混和
1. 配置控制:
严格遵守产品手册比例混合-组份修复材料(如环氧树脂)一般为A:B=4:1或2:1(重量比),不用准备单组分修补材料。加水量应精确(如水泥基修补材料水灰比一般为0.12-0.15,即每袋25KG粉末加3-3.75KG水),避免过多放水造成修补材料流动、强度下降,或少放水造成拌和不匀、粘合力差。
2. 搅拌操作:
运用机械搅拌器(如电钻拌和)拌和3-5分钟,直到无粉末、无气泡;单组分修复材料可直接打开,不用拌和。拌和时,将粉末慢慢倒进水里,避免粉末结团;搅拌后的修复材料应搭配使用(一般在30分钟内应用),避免凝固无法使用。
三、修复施工
1. 铺装与压实:
将搅拌好的修复材料快速倒进修复区,用抹子或刮板匀称铺装,保证和原地面平整。薄厚超出10mm的修复地区必须分层施工(每层厚度)≤5mm),待第一层终凝(约2-4钟头)后再铺第二层。铺设时应选用45米。°用劲压实角,排出内部汽体,避免空鼓。
2. 破乳处理:
假如修补材料表面有气泡,用破乳桶或针摆脱汽泡,随后用刮刀压实,保证表面致密,无气泡。
3. 处理独特部位:
修补缝隙时,应先修补材料灌浆到间隙深处(用注浆枪迟缓引进),保证铺设无遗漏;边沿部位(如墙角、柱角)运用角抹器提升,避免缺点。
四、保养和凝固
1. 早期保养:
修复后,待表面终凝(约2小时),用湿布或塑料膜遮盖,维持表面潮湿,防止水份迅速蒸发造成开裂。
2. 维护时间及环境:
常温下(20-25℃),禁止行人在24小时内走动,防止车辆在72小时内翻转;7-28天可自然干燥(依据修复材料种类和操作温度调节准确时间,冬天延至14-30天)。在维护期内,应防止通风、雨或曝露。
五、关键疑难问题
1. 基层处理是核心:
底层未清理(如残余尘土、油迹)或湿度不到位,会导致修补材料粘结力差、蜕皮、脱落等问题。
2. 严格把控水灰比:
过多放水会导致修补材料强度下降(如抗压强度仅是设计值的50%-70%),较少的放水会导致混和不匀,危及施工特点。
3. 马上施工及维护:
搅拌好的修补材料需在30分钟内应用,以避免干燥和干固;维修期内,施工地区应封闭,禁止踩踏或沉积起吊。
4. 冬天施工要慎重:
当操作温度低于5℃时,应选用低温修补材料(如含防冻液的产品),制定保温措施(如遮盖棉毡和加热),避免修补材料冻洁和清洁。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