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面解决:
清除顶部的松动物、油渍、油漆和其它污垢。
拟修复混凝土基面的抗压强度不得小于20MPa,拟修复轻载地面混凝土基面的抗拉强度不得小于30MPa。
打磨混凝土基面突起位置。
混凝土基层裂缝处理:沿裂缝给出深度约50毫米、上口宽度约70毫米的V型槽,用修补砂浆提前修复,顶部铺设提升网,硬化后逐渐工作在下面。
拟修补混凝土基面清洗干净后,用水保养1小时(使混凝土基面充分吸湿),但铺设修补砂浆时不得有明水。
禁止将所有类型的界面剂擦在拟修补的混凝土基面上。
2. 制拌:
根据现场浇水量和浇水速度,将修补材料人力投入到强制砂浆搅拌机中。干拌10s后,按照商品规定的加水量进行称重,然后分两次放水搅拌:第一次加2/3水,搅拌30s。;第二次加入1/3水,搅拌150s。搅拌后,修补材料应静置2~3分钟,待气泡消退后再浇水。冬季施工时,应用温水不超过65℃进行搅拌,浇水温度应在10℃以上。
这种材料应严格按照检测报告规定的水比放水,否则会导致修补砂浆的操作特性不一致、色调不一致、强度波动。用机械搅拌,不要手动搅拌。
3. 浇制:
需设置固定浆体的模板(如木板、铁皮)进行大规模或立面修复,避免流动。
浇注容器缓慢,均速浇注密实,浇注时应防止空鼓现象。浇注完成后,将修补材料的顶部刮平。每次混合的修补材料从混合开始到浇注完成,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超时或流动性不符合浇注标准的修补材料不得正常使用。
该材料层析修复采用分层抹压法,修复厚度为5-12mm。
这种材料放入水中搅拌后的合适工作时间在常温下约20分钟,搅拌好的材料需要在20分钟内使用;期限内未使用,材料再次凝结时,不得放入水中搅拌再次更换。
修补材料分层抹压,最后一层应一次刮平,有压光标准时刮平后压光。
4. 保养:
用塑料条盖住修补材料的顶部,然后用草袋完全盖住塑料条,保持湿润。在室温下,3~4小时后可以完成养生,或者根据结构强度要求和预埋样品强度试验结论决定是否完成养生。冬季应采取保温措施,适当延长养生期。
注浆后6~12小时内覆盖湿布或塑料薄膜,保持湿润状态,避免水分流失过快导致开裂。在常温下(20℃~25℃)保养1~3天,冬季或低温必须增加保养时间。
常见问题:
用水混合修补材料最适合饮用水。
常用的桥梁结构修复模板,应采用全新的模板,确保拆板后外观美观。
施工后的机器需要及时用水清洗干净,以便下次使用。
在运输材料时,应采取防雨措施。
材料应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保质期为6个月,保质期合格后方可使用。现场使用时,严禁在材料上添加任何减水剂和外部混合物。
施工温度应在5℃~35℃之间,低温时应与温水混合,以延长维护时间;高温时应遮光防晒,防止浆体缺水过快。
未使用的浆体应密封保存,防止受潮结团。
大规模修补或深孔灌浆,建议按段施工,防止一次灌浆过多而引起烫裂。
应严密密封模板,避免浆体跑浆。
在施工过程中戴上手套、护目镜,防止浆体接触皮肤或眼睛。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