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应用植筋胶时,应调整低温操作流程,并采取必要的维护和储存策略,操作方法详尽:
一、施工前准备
挑选冬天配方植筋胶
优先选择厂家冬天专用配方植筋胶,一般加上抗冷成份,可在低温环境下维持流动性和凝固特点。
贮存环境控制
植筋胶应储存在温度不少于10℃的仓库内,避免胶体因温度低而变稠或结晶,伤害施工特点。
备好施工工具
备好电动冲击钻、刷子、压缩空气机、胶枪、静态混合器等设施,保证其处在良好状态。
二、施工工序
定位与开洞用钢筋探测仪绕开原钢筋,精确清楚开洞位置。
电动冲击钻按设计规定(孔径、深层)打孔,打孔时不得毁坏原混凝土工程的构造。
清孔用刷子刷孔,随后用压缩空气机或汽缸吹孔,持续刷孔和吹孔最少3次,保证孔内无灰尘和清水。
假如清孔后无法及时植筋,需要临时阻塞管口,防止尘土、砂砾等进入孔内。
钢筋处理用机械方法或钢刷清除钢筋置入部分表层的生锈和氧化层。
用甲苯或酒精擦拭钢筋,清除残余油迹,放到干燥处烘干。
配胶与补胶成桶植筋胶:按产品简介规定比例(如A):B=2:1)量取A、B成分,运用机械搅拌器同向搅拌至彻底均匀,避免汽泡造成。
注入式植筋胶:
松掉瓶盖,开启出口塞套,转动静态混合器。
将植筋胶枪滑下全开位置,放进植筋胶中。
将未拌匀的胶水挤在纸板上,搅拌均匀后引进孔内。
补胶时,从孔底到管口顺序引进,补胶量达到深入的2/3,以置入钢筋后少许黏合剂外溢孔为度。
植筋将钢筋或丝杆旋转插进孔内,边插边旋转,使钢筋与黏合剂充分接触,排出孔内汽体。
插入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保证管口溢胶,不漏胶。
凝固保养植筋后,常温下保养,期间不得震荡植筋部分。
当冬天气温较低时,初凝会延长,可采取以下措施降低初凝:
选用加热器或加温设备对施工当场进行加热。
在植筋胶中加入适量的促凝剂(按产品简介操作)。
一般在20℃时,黏合剂可在3-5日内自然干燥,当场抽样检验需在5天后开展。
三、疑难问题
控制施工标准
施工表层的空气湿度应是≤85%,避免雨天或大风天气施工。
施工温度需在5℃以上,若低于5℃,要采取加温策略(如将植筋胶放进40℃左右温水或暖室内加温)。
防护施工团队应佩戴手套、口罩、护目镜等防护用具,避免胶水接触皮肤和眼睛。
不小心弄到皮肤或衣服上,可以用甲苯清理,用大量的水冲洗;不小心服食或溅入双眼,应立即就诊。
材料管理植筋胶每次配量不要太多,以防胶体长霉时间太长。
成桶植筋胶现配,冬天每次用量不能超过5KG;注入式植筋胶混合器前半管胶应废旧,避免混和不匀。
不必将剩余的混合物放进罐里,以防污染整罐胶水。
质量检验固化后开展外观检验,明确凝固是否正常。
重要部位的植筋应进行现场抗拔试验,检查其锚固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合格后方可开展下一道工序施工。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