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浆材料和座浆材料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特种砂浆,但在成分构成、应用领域、功能特点和施工技术上存在明显差异,应根据实际工程要求进行选择和应用。
1. 定义与成分的区别
灌浆材料:以高强度材料(如碎石、卵石或再生骨料)为石材,以水泥为基础粘结剂,加入高流态调理剂、微膨胀剂、防离析剂等功能性减水剂制成的干混或液体砂浆。其本质是根据石材和浆体的合理配置,实现“高流动、自密实、高强度”的性能目标。
座浆:以水泥为胶结材料,混合优选细骨料(如石英砂、机制砂)和复合外加剂(如外加剂、缓凝剂),多见现场放水混合即可使用的预拌砂浆。其成分设计更注重“附着力、早强度”和“增加可靠性”。
2. 不同的适用范围
灌浆材料:对焦“添加加固”,适用于设备基础二次灌浆(如电动机、泵、压缩机等设施基础与基础之间的间隙)、钢柱脚底注浆(保证柱脚与基础的刚性连接)、基础工程坍塌修补(如基础沉降引起的混凝土结构裂缝、孔洞添加)、墙体加厚及漏水整治(如旧墙加厚加固、卫生间/地下室漏水修补)及抢修工程(如路面、桥梁快速修复)。
座浆:对焦“支撑与定位”,主要用于制作设备安装中的座浆墩(如重型机器、仪器仪表的垫块座浆、对称支撑面)。、基础垫层施工(例如在基础表面铺设垫层,提高后结构的附着力)、装配式住宅构件连接(如预制梁、柱底部分仓、封仓或垫层添加,确保构件与基础的对中)。
3. 比照功能特征
灌浆材料:以“高流动性”(原始流动性≥300mm,无需振捣即可添加狭小间隙)、“高强度”(一天强度”≥20MPa,设备安装后可以快速交付使用)、无收缩/微膨胀(补偿水泥水化收拢,防止网页脱空)、其核心优点是“自密实性”(料浆本身密实,无需额外夯实),同时具有防锈(保养钢筋免受腐蚀)、耐久性(使用寿命)≥五十年)等优点。
座浆:以“高粘结力”(与基础混凝土粘结强度)≥2.5MPa,避免座浆层脱落)、早期强度(早期强度发展迅速,满足设备快速到位要求)、主要特点是“易施工”(现场放水搅拌后可直接铺设,无复杂设备),强度高(28天强度≥达到重型设备荷载要求的50MPa)、抗干裂(减少座浆层因折叠而产生的缝隙)等特点。
4. 施工技术的差异
灌浆材料:施工步骤要严格“基层处理”→模版架体→搅拌→注浆→维护过程:
基层处理:消除基层表面的油渍、疏松物,撒水浸湿(防止基本吸湿过快造成浆料缺水);
模板架体:在注浆区域周围设置模板(间隔约100mm),确保料浆不流失;
混合:根据产品手册的比例(一般为1:0.14~0.15,即100份干料加14~15份水)搅拌,机械搅拌1~2分钟(不能过度搅拌破坏浆料结构);
注浆:从一侧慢慢引入,用料浆自流性铺开间隙,直至模板溢出;
维修:注浆后30分钟内覆盖湿草或塑料薄膜,保持湿润(冬季需要保温,夏季需要防晒)。
座浆:施工步骤简化,一般为“底层清除”→铺装→安装定位→保养”:
清除底层:清除基本表面的污垢、灰尘,确保整洁;
铺装:将搅拌好的座浆均匀地铺设在基本表面(厚度约20~50mm,根据设备规定进行调整);
安装定位:放置设备基座或定位角铁,调整到建筑标高;
维修:待座浆初凝后(约4~6小时),覆盖维修材料(如湿布),保持湿润至要求年龄。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