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延性混凝土砂浆养护标准及关键技术要求
高延性混凝土砂浆的养护是确保其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的核心环节,需严格控制养护时间、温度、湿度及操作方法。基于施工规范的养护标准及注意事项:
一、养护启动时间与基础条件
启动时机:砂浆施工后,需在表面指触干燥后立即开始养护(通常为施工后数小时内),避免表面水分过快蒸发导致开裂1。
环境温度:养护期间环境温度不得低于5℃,低温环境需采取保温措施(如覆盖保温膜),防止冻害影响强度发展1。
二、养护方式与操作要求
1. 初期养护(施工后24小时内)
喷雾或覆盖保湿:采用喷雾养护或覆盖草帘、麻袋等吸水性材料,保持表面持续潮湿,避免干裂1。
气泡处理:若施工中表面出现气泡,需及时刺破并压实,确保砂浆密实度,避免养护期间因内部空隙导致强度不均1。
2. 中期养护(24小时后至7天)
覆盖塑料布密封养护:施工24小时后,需覆盖塑料布封闭保湿,养护周期为3-7天;条件允许时,定时洒水保持表面湿润,确保砂浆在潮湿环境中充分硬化1。
立面/顶面特殊要求:若立面或顶面砂浆厚度大于10mm,需分层施工,每层养护至指触干后再进行下一层,避免重力导致分层开裂1。
三、养护关键控制指标
控制项目 标准要求 依据
养护总时长 至少3天,建议5-7天(高温环境可适当缩短) 1
环境湿度 表面持续湿润,塑料布内凝结水珠为宜 1
温度下限 ≥5℃(低于此温度需采取加热保温措施) 1
覆盖材料 草帘、麻袋(初期)+塑料布(中期密封) 1
四、常见问题与注意事项
养护中断风险:若中途停止保湿,易导致表面收缩裂缝,需安排专人定期检查覆盖完整性及湿润度。
特殊部位处理:墙体细微裂纹处可通过增加抹层厚度增强抗裂性,养护时需重点确保裂纹区域湿润1。
与施工工序衔接:分层施工时,前一层需养护至“指触干”(手指轻压无明显痕迹)方可进行下一层,避免层间粘结不良1。
通过严格标准,可确保高延性混凝土砂浆充分水化,提升其抗裂性、耐久性及力学性能,满足结构设计要求。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