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砂浆是处理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常用材料(如建筑梁、板、柱、地板等)。),具有粘结强度高、抗压抗折性能优异、耐久性强的特点。其施工工艺应严格“预处理”→材料制备→灌注/涂抹→维修过程,确保裂缝修补效果稳定可靠。详细的施工步骤及重点: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 材料准备
选用合适的环氧砂浆,根据裂缝的宽度、深度和使用场景(如承重结构、潮湿环境),核心材料包括:
环氧砂浆的主要成分:环氧树脂、固化剂、活性稀释剂、高强度骨料(石英砂、金刚砂等。,粒径应与裂缝宽度相匹配,细砂用于细裂缝,中粗砂用于宽裂缝)、成品预混料(避免现场配比误差)是增韧剂(提高脆性)的首选。
辅助材料:丙酮/酒精(清洁基层)、脱脂棉/钢丝刷(清除裂缝)、抹刀/刮刀(涂抹砂浆)、灌浆装置(窄缝灌注)、胶带/模板(挡边、防漏)、手套/护目镜(保护)。
2. 工具准备
清洁工具:角磨机(带砂轮/钢丝轮)、吹风机,高压水枪(基层潮湿吹干)、凿子/凿子(用于扩缝);
搅拌工具:电动搅拌器(300-500r///////////////////min,避免高速产生气泡)、塑料/金属搅拌桶(铁器不能长时间接触环氧,防止锈蚀影响固化);
施工工具:注浆针头(裂缝宽度<0.5mm时使用)、抹刀(涂抹宽缝)、橡胶刮板(表面平整);
检验工具:裂缝宽度计(测量裂缝宽度,确定修补方案)、卷尺(测量裂缝长度/深度)。
3. 基层条件要求
裂缝基层需要干燥、清洁、无松动:如果基层潮湿(含水率)>6%),首先要干燥或选择“湿基面专用环氧砂浆”;
环境温度:5℃-35℃(5℃以下需采取保温措施,35℃以上需降温,避免内应力过快固化);
裂缝状态:需要确认裂缝没有持续扩大(例如结构沉降、温度变形引起的动态裂缝需要先处理结构问题,再进行修补)。
二是核心施工工艺(分为“窄缝灌注”和“宽缝涂抹”两种场景)
场景1:裂缝宽度<0.5mm(细缝/微缝)-灌注法施工
适用于地板、墙体表面的细缝,环氧砂浆(需调稀为“环氧浆料”)应通过注浆器注入裂缝深处,以保证填充密实。
步骤1:裂缝预处理(关键!决定粘结效果)
1. 表面清洁:用钢丝刷清除裂缝表面的灰尘、浮浆和油渍,然后用丙酮或酒精擦拭裂缝两侧5-10厘米的范围,直至脱脂棉无污渍;
2. 裂缝扩缝(可选,窄缝需要增强附着力):若裂缝过细(<0.2mm),利用角磨机(带0.5mm宽砂轮片)沿裂缝方向切出“V型槽”(槽宽3-5mm,槽深2-3mm),避免损坏基层结构;
3. 烘干处理:用吹风机(冷风档)吹干裂缝内部,或自然晾干24小时,确保裂缝内没有积水,没有水分。
步骤2:埋注浆针头(仅用于窄缝灌注)
1. 沿着裂缝方向,每30-50cm设置一个注浆针(根据裂缝深度调整针头间距,深缝可加密);
2. 用环氧水泥(环氧+固化剂+细砂制成糊状)将针固定在裂缝表面,保证针与裂缝连接,水泥密封针周围(注浆时防止漏浆),静置1-2小时,待水泥固化。
步骤3:制备环氧浆料(调稀版环氧砂浆)
1. “环氧树脂树脂”按照产品说明书的比例混合∶固化剂∶像100这样的稀释剂∶20∶具体以厂家配方为准),用电动搅拌器低速搅拌1-2分钟,直至无明显色差;
2. 慢慢加入细骨料(如100目石英砂),继续搅拌2-3分钟,控制浆料稠度:建议“倒入注浆器后无沉淀,流动顺畅”(过稠容易堵塞针头,过稀容易流失)。
步骤4:压力灌注
1. 将环氧浆料倒入灌浆器中,拧紧灌浆器的接口和针头,缓慢加压(压力0.2-0.5.MPa,避免压力过大冲开针头);
2. 从裂缝一端的针头开始灌注。相邻针头流出浆料后,关闭当前针头阀门,移至下一针继续灌注,直至所有针头均匀流出浆料(无气泡、无杂质)。;
3. 灌浆完成后,保持灌浆器的压力为10-15分钟(使浆料充分填充裂缝),然后拆下灌浆器,用泥浆堵住针孔。
场景2:裂缝宽度≥0.5mm(宽缝/深缝)-涂抹/嵌填施工
适用于地板、梁侧宽缝,直接在裂缝处填充或涂抹环氧砂浆,形成保护层。
步骤1:裂缝预处理(比窄缝更注重“扩缝和凿毛”)
1. 清洁和扩展接缝:用角磨机(带钢丝轮)打磨裂缝两侧5-10厘米的范围,去除表面浮浆,使新鲜混凝土表面暴露在基层(粗糙表面可以增强附着力);若裂缝深度>用凿子沿裂缝凿出5mm的“U型槽”(槽宽5-10mm,槽深5-10mm≥裂缝深度,避免槽底过尖引起应力集中);
2. 除尘和干燥:用高压吹风机彻底清除槽内的灰尘和碎屑。如果槽内有油污,用丙酮擦拭,最后用热风枪(低温档)干燥槽内的水分。
步骤2:制备环氧砂浆(注意骨料粒径匹配)
1. “环氧树脂树脂”按产品配方混合∶固化剂(例如100)∶二十五、固化剂比例要准确,过多易脆,过少不固化),电动搅拌1分钟至均匀;
2. 加入增韧剂(如5%-8%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搅拌30秒;
3. 分批加入骨料(裂缝宽度为0.5-2mm,石英砂为80-100目,石英砂为2-5mm,石英砂为40-60目),每次搅拌1分钟,直至砂浆呈“手握成团,落地即散”的稠度(无泌水,无离析),搅拌时间不超过5分钟(避免提前固化环氧)。
步骤3:嵌填与涂抹
1. 底部处理:如果裂缝较深(>10毫米),先在槽底和侧壁涂上1-2次“环氧底胶”(环氧树脂+固化剂+稀释剂,加强砂浆与基层的粘结),然后在底胶表面干燥后(约30-60分钟)填充砂浆;
2. 分层填充:用抹刀将环氧砂浆填充到U型槽中,每次填充厚度不超过5毫米,用抹刀反复压实(排出内部气泡,避免空鼓),直至砂浆与基层表面齐平或略高于基层(预留收缩)。;
3. 表面修整:如果是地板等需要平整的部位,在砂浆初凝前(约1-2小时)用刮刀刮平表面,或者用抹刀收光,保证与周围地面平稳连接。
维修和质量验收三
1. 维修阶段(决定强度发展)
常温保养(20℃-25℃):灌浆/涂抹后12小时内,用塑料薄膜覆盖表面(防止水分蒸发过快导致开裂),覆盖物24小时后可拆除,保养时间不少于7天;
低温养护(5℃-19℃):采用岩棉被/电热毯进行保温,保养时间延长至10-14天,保养期间禁止冻结;
高温养护(>30℃):可以喷水保湿(避免直接冲刷砂浆表面),或者用湿毛巾覆盖表面,防止砂浆因快速固化而产生收缩裂缝。
2. 质量验收标准
外观检查:修复后的砂浆表面无裂缝、空鼓、脱落,与基层紧密结合,表面光滑(地板平整度误差≤2mm/2m);
粘结强度测试:养护7天后,用小锤子轻敲砂浆表面,声音清脆无空鼓(空鼓面积需要<5%);或者采样检测粘结强度(需要)≥符合《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的3MPaGB 50367要求);
密封性能测试:如果是防水要求的部位(如地下室墙),可以进行闭水试验(蓄水24小时无渗漏)。
。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