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水泥自流平施工作业应严格控制底层处理、成品材料配合比、现场作业施工环境、后续维护等环节,相应的施工作业流程和操作要点:
第一,施工作业前准备工作
检查和清洁底层
检测底层强度(混凝土强度)≥C25)、含水量(≤6%)和平整度(3米靠尺范围内起伏≤4mm)。
清除油脂污染物、烟尘、疏松颗粒等异物,弥补或抛光凹凸不平的地方。
如果底层有裂缝,首先要对分隔缝进行处理和封闭,防止后续出现裂缝。
准备成品材料和工具
成品材料:水泥基自流平成品材料(采用型号)≥PO425水泥和适当的石英沙)、接触面剂,清水。
工具:搅拌器,刮刀,滚筒,钉鞋,放气辊,抛光机,水准靠尺,测量桶等。
自然条件核查
温度:地面温度≥空气湿润度为10℃≤预防雨雪天施工作业60%。
室内通风:现场作业区域应关闭,防止强穿堂风导致局部早期无水。
防潮:如果现场作业区域有水龙头或水管,应提前采取防水措施。
二是施工作业流程流程
喷雾现场作业接触面剂
目的:封闭底层,提高自流平成品材料与底层的接触强度,防止气泡产生。
操作:
按照接触面剂说明稀释后,用软刷将现场喷洒在基层上,不能遗漏或产生积水。
对于无水、吸水性高的基材,需要现场喷两次,第二次无水后进行。
在进行下一步施工作业之前,确保接触面剂完全无水(通常需要4-5小时)。
混合自流平成品成品材料
合作比例:根据厂家的合作比例,将清水和自流平成品材料倒入搅拌桶中。
拌和:
用于电动搅拌机连续搅拌3-5分钟,产生浓度一致、无结块的流动浆料。
静置3-5分钟后再搅拌1-2分钟,检查浆料的流动性是否正确。
操作要点:
加水量一定要严格控制,过多或过少都会对现场作业质量产生影响。
搅拌好的浆料需要在20-30分钟内完成,以防止凝结失去流动性。
浇筑和铺筑自流平成品材料
浇筑:
将搅拌好的浆料倾倒在基层上,让它自由流动。
浇注时应分区进行,确保一次性连续浇注无损伤区域。
铺筑:
用专用刮刀将浆料一致伸展,操纵施工作业深度(一般为3-5mm)。
如果施工作业深层次≤4mm,需要用刮刀帮助流平;如果是深层,>4mm,可以直接乱倒自然流平。
滚压:
最终凝结前(约30分钟),穿钉鞋用于放气辊滚滚路面,排出搅拌时带来的空气,防止气泡、表面和接口的高度差。
维护与文明施工
保养:
现场作业完成后,路面需要自然养护3-4小时才能上人走动。
可在24小时后开放轻载交通,并铺设其它成品路面材料(如EP树脂、聚氨酯等)。
文明施工:
维修期间防止重物冲击,尖锐物品划伤路面。
维持现场作业区室内通风,但防止直接风吹造成干裂。
三是施工作业操作要点操作要点
底层处理是关键
自流平施工作业质量直接影响底层强度、平整度和含水量。如果底层强度不足或含水量过高,很容易造成自流平地面的起层、空鼓或开裂。
接触面喷雾现场作业需要一致。
接触面喷雾现场作业不一致或尚未无水,会导致自流平成品材料与基层粘结不牢,出现脱皮、脱落等问题。
混合和现场作业时间控制
混合不全或施工作业时间过长会导致浆料流动性降低,功效路面平整度和强度降低。
现场作业区域需要连续作业,中间不能停止,以免产生接痕。
严格控制自然条件
过低的温度或过高的湿度会对自流平成品材料的固化速度和质量产生影响。
夏季遇热时建议选择夜间施工作业,冬季寒冷时可将泥浆与温水混合(水温≤35℃)。
后期维护不容忽视
维修期间要保持路面潮湿,防止快速无水造成干裂。
维修期结束后,适用于抛光机对地面进行精找平处理,清除表面气孔颗粒和灰尘。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