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双复合型砂浆:性能、原理与应用解析
一、定义与组成
聚合物双复合型砂浆是由液料(聚合物乳液或改性树脂)和粉料(特种水泥、石英砂、填料及添加剂)组成的双组分建筑材料。通过两组分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或物理固化,形成高强度、高粘结性、耐候性和功能性(如防水、防腐、耐磨)的硬化体,广泛应用于建筑修补、防水工程、工业地坪等领域。
二、核心性能特点
1. 高强度与高粘结性
粉料中的水泥与骨料基础强度,聚合物乳液固化后形成连续膜层,填充缝隙并增强韧性,显著提高抗折、抗压强度。
对混凝土、砖石、金属等基材粘结力强,适用于结构修补和新旧界面粘接。
2. 优异的柔韧性与抗裂性
聚合物膜层赋予砂浆弹性,可抵抗基层变形(如热胀冷缩、沉降),防止开裂,尤其适用于动态荷载环境(如道路、桥梁)。
3. 防水与抗渗性
固化后形成致密结构,阻断水分渗透,适用于水池、地下室、屋面等防水工程,耐水长期浸泡不脱落。
4. 耐候性与耐化学腐蚀
抗紫外线、酸碱侵蚀,适用于户外环境(如外墙修补)或工业场景(如厂地面)。
5. 可操作性与性
现场混合,可根据需求调整稠度;低VOC排放,符合要求。
三、应用领域
1. 建筑结构修补
修复混凝土裂缝、孔洞、蜂窝麻面,提升结构耐久性。
用于梁柱、楼板、桥梁等部位的加固和找平。
2. 防水工程
屋面、卫生间、地下室、水池等防水层施工,替代传统防水卷材或涂料。
节点部位(如管根、阴阳角)加强处理,铺设网格布增强抗裂性。
3. 工业与民用地坪
工厂车间、仓库、停车场等重载地坪,兼具耐磨、抗冲击和防尘功能。
厂、食品厂等腐蚀性环境地坪的防护。
4. 特殊场景
地铁隧道、水利工程、海洋设施等潮湿或高腐蚀环境的防水与修复。
古建筑保护、瓷砖空鼓修补等精细工程。
四、施工工艺
1. 基层处理
清理表面油污、灰尘、松散物,确保干燥、平整。
对裂缝、孔洞提前用砂浆填实,阴阳角倒角处理。
2. 配料搅拌
按比例(通常液料:粉料=1:4~1:6)混合,先加液料再缓缓加入粉料,机械搅拌至无颗粒、均匀糊状。
防止过度搅拌引入气泡,随拌随用,常温下适用期约30-60分钟。
3. 涂抹与成型
手工或机械抹涂,厚度建议每层3-5mm,多层施工需待上一层初凝后进行。
压实、刮平,节点部位可用胎体增强材料(如网格布、无纺布)。
4. 养护
自然养护:覆盖湿布或塑料膜,保持表面湿润,防止过快失水开裂。
养护时间≥24小时(常温),低温或高湿度环境需延长。
五、注意事项
1. 存储与保质期
液料密封贮存于5℃~35℃阴凉处,粉料防潮防湿,保质期通常6-12个月。
2. 施工环境
温度5℃~35℃,湿度≤80%,防止雨天、低温或受热暴晒施工。
3. 防护
施工时佩戴手套、护目镜,防止直接接触皮肤;若误入眼睛,立即用清水冲洗并就医。
4. 材料匹配
不同或型号的液料与粉料不可混用,需严格按说明书比例调配。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