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防腐钢筋防锈剂是一种添加到混凝土中的功能性外加剂。它广泛应用于海洋工程、桥梁、隧道等易腐蚀的环境中,通过抑制或减缓钢筋腐蚀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以下是定义、作用机制、分类、性能指标、施工应用和注意事项的介绍:
第一,定义和作用
混凝土防腐钢筋防锈剂是一种化学添加剂。通过混入混凝土,在钢筋表面形成保护层/保护膜层或改变电化学环境,防止氯离子、氧气等侵蚀介质与钢筋接触,从而延缓钢筋的腐蚀速度,延长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通常可以增加2-5倍)。
第二,作用机制
1. 钝化膜修复
钢筋表面自然有一层致密的氢氧化铁钝化膜(在碱性环境下形成),但氯离子会破坏膜。阻锈剂中的无机成分(如亚硝酸钙)可以补充钝化膜缺失的离子,促进其再生,恢复钢筋的耐腐蚀性。
2. 吸附屏障的作用
通过物理吸附或化学键合,有机阻锈剂(如胺基醇)在钢筋表面形成疏水或惰性保护层/保护膜,防止氯离子、水等侵蚀介质渗透。
3. 电化学保护
一些阻锈剂(如亚硝酸盐)作为阳极阻锈剂,通过牺牲自身或改变钢筋周围的电化学环境来抑制阳极反应。(Fe→Fe²⁺),这样可以减缓锈蚀。
4. 氯离子结合
一些阻锈剂(如氨基磺酸盐)可以与氯离子发生化学反应,将其固定成稳定的化合物,降低游离氯离子的浓度,减少钢筋的侵蚀。
三、分类
类型代表成分的作用特性
亚硝酸钙、硝酸钙、铬酸盐等无机阻锈剂成本低,见效快,通过钝化膜修复抑制锈蚀;但是可能会引起碱性骨料反应(比如铬酸盐),长期效果不稳定。
胺基醇、酰胺、咪唑啉等有机阻锈剂。可在钢筋表面形成持久的保护层/保护膜层;成本高,施工比例严格。
亚硝酸钙+有机胺复合结合无机和有机阻锈剂的优点,具有快速钝化和长期保护功能,应用最为广泛。
性能指标(参考GB//T 31296-2014)
指标要求
氯离子渗透系数≤10⁻¹²m²/s(显著降低氯离子侵入率)
钢筋腐蚀电流密度≤1μA/cm²(对比基准组减少80%以上)
抗压强度比≥95%(不影响混凝土强度发展)
经过200次冻融循环或50次盐雾试验,钢筋无可见锈蚀。
五是施工应用
1. 掺量和使用方法
掺量:一般为0.5%-2%的胶凝材料(水泥+掺合料)重量(具体按产品说明书,海洋环境建议取高价值)。
添加方法:与水泥、砂、石等干料同时放入搅拌机中,确保均匀分散;如果是液体阻锈剂,在加入搅拌前需要与水混合。
2. 施工流程
基层处理:混凝土基层需要清洁,无油污,无积水,含水率高。≤10%。
搅拌:严格按配合比控制水灰比(推荐0.4-0.5),搅拌时间延长1-2分钟,确保阻锈剂分布均匀。
浇注与养护:按常规混凝土施工要求浇注,养护时间≥7天(热干燥环境需要保湿)。
3. 适用场景
海洋/滨海工程:长期被海水浸泡的结构,如码头、跨海桥梁、海上风电基础等。
/盐土地区:工厂、污水处理厂、盐碱地建筑等高氯离子环境。
运输基础设施:高速公路桥梁、铁路隧道、机场跑道等需要防冻融化和化学腐蚀的地方。
现有结构修复:已经出现钢筋腐蚀的混凝土结构(需要先修补裂缝,然后喷涂或灌注阻锈剂)。
第六,注意事项
1. 兼容性
预防酸性材料(如盐酸除锈剂)、强氧混合剂;部分阻锈剂可能与特定水泥(如铝酸盐水泥)发生反应,需要提前验证。
与减水剂、缓凝剂等外加剂复合时,应进行相容性试验,防止性能冲突。
2. 施工环境
施工温度宜为5-35℃,(<5℃)需要采取保温措施,加热(>35℃)需要缩短搅拌时间,加强养护。
防止在雨天或大风天气施工,防止防锈剂被冲刷或挥发。
3. 储存与
在阴凉干燥的地方储存密封,保质期一般为12-24个月(防止受热或冻结)。
有机阻锈剂可能对皮肤有刺激作用,施工时应戴手套、口罩;如果接触眼睛,立即用清水冲洗并就医。
4. 效果监测
施工后可通过电化学阻抗谱(EIS)、检测钢筋锈蚀状态,如半电池电位法;定期检查水泥基材表面是否有裂缝、锈渍等早期疾病。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