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裂缝的类型和修补方法不同,混凝土裂缝修补胶的使用方法也有所不同,常用的几种方法:
表面封闭法
适用于狭窄的裂缝宽度(小于0.3mm)而且裂缝深度较浅的静止裂缝。
1. 清洁裂缝表面:用钢丝刷或角磨机和金刚石角磨片打磨裂缝周围不小于20毫米的范围,清除水泥基材表面的碳化部分和污染物,打磨深度为1~3毫米。
2. 清洁:用脱脂棉丝蘸丙酮或酒精擦洗打磨过的区域,去除混凝土粉末和灰尘。
3. 调配修补胶:按推荐比例(如A):B=2:1)称裂缝修补胶,搅拌至颜色完全一致。
4. 涂修补胶:用油灰刀或其他工具沿裂缝往复涂抹混合修补胶,均匀涂抹一层厚约1~2毫米的修补胶。、胶泥宽度为2~5cm。
5. 固化:修补胶密封施工1天(25℃)后即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压力注胶法
适用于较大的裂缝宽度(大于0.3mm)、深度较深或穿透性裂缝。
1. 裂缝检查:全面查明裂缝的性质、长度、宽度、深度、方向、贯穿和漏水情况。
2. 裂缝处理:用钢丝刷清除裂缝表面的灰尘、浮渣、松散层等污垢,沿缝两侧2~3厘米范围内用酒精或丙酮擦拭。
3. 灌浆口设置:灌浆口设置在裂缝交错处,裂缝较宽,裂缝端部,灌浆口间距一般为30~50cm。
4. 密封:用裂缝修补胶沿裂缝反复涂抹刮擦,均匀涂抹一层厚约1~2毫米。、宽度为2~5cm的水泥,防止小气泡和密封不严。
5. 密封检查:密封后1~2天进行试漏检查,可沿裂缝涂一层肥皂水,从灌浆口吹入压缩空气,再将漏气处封闭。
6. 灌浆液配制:按推荐配胶比准确称量两种复合型,混合均匀,从胶液混合开始,注胶操作应在胶液适用期内完成。
7. 灌胶:使用专用注胶器具,灌胶压力通常为0.2MPa,在最后一个出胶口出胶,出胶速度保持稳定后,再按10分钟左右即可停止灌胶。
8. 固化:在5℃以上的环境中固化,固化时间取决于环境温度,一般在25℃下固化2~3天即可。
9. 灌胶效果检验:灌胶后,可采用压水检验或钻芯取样检验,确保灌胶质量。
嵌缝密闭法
适用于水平裂缝,且裂缝宽度在0.3mm以上。
1. 清除裂缝:清除裂缝内的杂物,清除裂缝内部和裂缝两侧无污垢。
2. 裂缝扩大:当裂缝宽度小于3mm时,用扩缝机将裂缝扩大到4~6mm,深度为6~10mm。
3. 填充:对于较宽较深的裂缝,可以在裂缝中填充粒径大于裂缝宽度的砾石或弹性泡沫条,在上面预留0.5~1厘米的注胶空间。
4. 注射:在裂缝中注入混合裂缝修补胶,直至填充。
注意事项
为了保证修补效果,裂缝修补胶的配比应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
为保证修补胶的固化效果,施工环境温度应在5℃以上。
活动性裂缝或正在发展的裂缝,在修补之前,应采取措施稳定裂缝。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