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泥土粘贴碳纤维布是一种常见的工程加固方式,其关联性:
施工工序1. 施工准备:
掌握施工图纸,创建加固部位、规格、碳纤维布规格及数量等。
准备碳纤维布、碳纤维胶、碳纤维底胶、修补找平胶等常用材料;及其打磨机、搅拌器、电子称、刮板、滚桶等重要设备。
2. 基面处理:
消除混泥土镀层、油污和污渍,外露混泥土表面,用打磨机磨去 1 - 2mm 厚表面,直到混凝土结构新表面彻底曝露。应凿除脱落、蜂窝、腐蚀等欠佳部位。
零件打磨平整,凸起部位打磨,角修补成弧角,不匀打磨平整,用无油压缩空气吹去粉尘,维持表面整洁干躁。
混泥土含水量超限的,应做人工干燥处理或改成高潮湿面专用耐候胶。
3. 配胶:
依据产品手册精确称重碳纤维胶等物质,放进整洁干燥容器中,用低速搅拌机搅拌匀称,无气泡。
碳纤维底胶每次配备量 1 - 2Kg 适宜;修补找平胶料的每次配备量以每次为准; 0.5 - 1Kg 适宜;碳纤维胶(碳纤维预浸胶)每次配备量以及 1 - 2Kg 为宜。
4. 涂刷底胶:用滚桶或短刷均匀涂抹在抛光构造表面,胶层厚度不超过 0.4mm,不可漏涂、流动或有气泡。涂刷范畴超出碳纤维粘贴范畴。 20 - 30mm。待底胶指触干透后,马上进行下一步操作。
5. 切割碳纤维布:依据施工标准,用专用剪子或纸刀切成需要规格,切割时维持边沿工整,避免损坏碳纤维丝。
6. 粘贴碳纤维布:
将准备好的碳纤维胶均匀涂抹在粘贴部位的混凝土表面。
将切好的碳纤维布按放线位置敷于点胶的混凝土表面,充足进行,无褶子。
沿纤维方向使用专用滚桶数次单侧翻转,使碳纤维浸渍树脂充足侵泡碳纤维织物,铺设匀称压实,无气泡。两层粘贴时,在上碳纤维布表面干燥时马上粘贴下一层,最后一层表面匀称涂预浸胶。必要时,擦抹胶后撒上细石英沙。
碳纤维布的搭接长度≥100mm,各层或每层搭接位置应相互分离,并绕开较大的受力位置。
7. 凝固保养:依据胶的类型和操作温度等候凝固,凝固期内严防影响。
8. 防护解决方法:当加固部位容易受到外力冲击时,擦抹不少于 20mm 厚,型号不少于 M10 混合砂浆维护或按设计要求锚喷;不受外力冲击时,可上漆开展防水防锈。
主要用途建筑梁、柱、楼板结构加固。
提升桥梁、桥桩、路面结构。
隧道、烟管构造提升。
海滩建筑物防腐加固等。
疑难问题材料质量:碳纤维布及配套胶材应符合标准规范和设计要点,进场时应做检查和复查。
施工环境:操作温度低于操作温度:操作温度低于操作温度 5℃时,宜选用适宜低温的独特胶种或采取加温策略。施工时维持良好的通风。
配胶精确:严格按配胶准备,拌匀,操纵每次配胶量,避免浪费和超出可操作时间。
防护:施工人员需戴防尘面罩、手套、护目镜,树脂胶易燃,施工工地应配备安防设备,避免明火作业。
质量检验:粘贴后检查外型,保证无气泡、褶子、脱落等问题,必要时进行粘接检测。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