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需要综合考虑景区的使用要求、承载要求、美观要求等因素,同时满足强度、透水性能等指标。以下是配合比的设计方法和例子:
配合比设计方法
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采用定量预留开口孔设计,主要确定粗料、细料、胶凝材料、胶粉、混合水和添加剂的用量。具体步骤如下:
1. 确定胶凝材料和添加剂的用量:在混凝土1MPa强度时,根据水泥强度、需水量和表观密度,计算出满足设计强度等级所需水泥的用量。其次,根据掺合料的活性系数等活性替换方法,获得胶凝材料的合理分配比例,获得胶凝材料的标准稠度用水量。考虑到混凝土的泌水量,在混合透水混凝土时,扣除泌水量后,可以获得胶凝材料的准确用水量。
2. 确定砂石用量:测量单粒石的堆积密度、间隙率和吸水率,然后测量砂的紧密堆积密度和含水率。在制备透水混凝土时,可以认为混凝土的体积与粗骨料自然堆积时相同。石头的堆积密度数据是制备1m³用于透水混凝土的粗骨料用量。缝隙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水泥混合砂浆填充,另一部分用于通过开口孔隙进行透水。砂的体积是通过减少石材缝隙体积和预留开口孔隙体积来获得的。
示例配合比
C25透水混凝土与奥林匹克国家森林公园配合比例
|名称|用量(g)|密度(kg/m³)|体积(1m³)|
| | | | |
|水泥|450|3050|0.148|
|砂|1350|2700|0.50|
|水|225|0.225|1000|
|2025|2025|0.873|水泥砂|
C30透水混凝土配合比(植生透水混凝土)
|名称|用量|
| | |
|水泥|204kg|
|矿渣粉|91kg|
|粉煤灰|86kg|
|砂|115kg|
|石头|1350kg|
|搅拌水|95kg|
|预湿水|19 22kg|
合理的外加剂掺量为1%,胶粉掺量为4kg/m³。
其它配合比参考
|目标孔隙率(%)|水灰比|骨料用量(g/m³)|水泥用量(g/m³)|水(g/m³)|
| | | | | |
|15|0.25| |523.16|130.79|
|15|0.3| |481.36|144.41|
|15|0.35| |445.74|156.01|
|20|0.25| |436.31|109.08|
|20|0.3|1399.44|401.45|120.43|
|20|0.35| |371.74|130.11|
|25|0.25| |349.47|87.37|
|25|0.3|321.54|96.46|
|25|0.35| |297.75|104.21|
注意事项
1. 原料选择:
◦水泥:应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要求,不同等级、不同品牌、不同品种、不同出厂日期的水泥不得混用。
◦外加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的规定。
◦粗骨料:碎石、卵石、陶粒等。可以使用,必须坚硬、耐用、干净、密实。其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卵石、碎石》GB/T 14685中的要求。举例来说,如果使用清洁的1685。单粒级20mm石,其堆积密度为1350kg/m³,间隙率为45.0%,吸水率为1.0%。
◦细骨料(如有):如果使用砂子,应选择细度模数合适的洁净中砂等,如细度模数为2.6的洁净中砂,密度为1720kg/m³,含石率为1.0%,含水率为8.2%。
2. 孔隙率与强度平衡:透水混凝土的破坏主要是由浆体的破坏引起的。在设计配合比时,要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同时要保证合适的孔隙率,实现透水功能。孔隙率越大,透水性越好,但混凝土强度会降低,需要综合考虑。
3. 试验调整:配合比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试验配合,配合比通过试验配合结果进行调整,以满足强度、透水系数、抗冻等性能要求。例如,在试验C30透水混凝土时,称为水泥、矿渣粉、粉煤灰、水等的外加剂掺量试验。,同时添加胶粉以增加浆体的粘度,从而获得合理的外加剂掺量和胶粉掺量。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