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渣混凝土是一种新型建筑材料,用于抵抗地下水浮力,保证建筑物或结构的稳定性,:
定义与特性
钢渣混凝土是一种新型混凝土材料,通过合理配比,在混凝土中加入钢渣等轻质材料,降低混凝土的密度和重量,同时提高其抗浮性、承载能力和耐久性。它具有以下特点:
1. 抗浮性强:密度和强度高,能有效抵抗地下水浮力,防止建筑物上浮。适用于高层建筑、地铁、隧道等各种地下水位高、易受水浮力影响的建筑。
2. 配重性能好:密度高,配重效果好,防止建筑物因配重不足而倾覆或位移。
3. 稳定性好:密度和强度均较高,稳定性好,既能保证建筑物的性能和稳定性,又能降低结构自重,降低建筑物沉降和地震风险。
4. 可持续性:以废弃钢渣为骨料,有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符合要求。
5. 其它性能:还具有耐磨性和耐压性,能承受较大的压力和摩擦力。
应用场景
1. 建筑工程: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建筑基础上,采用抗浮配重钢渣混凝土,能有效抵抗浮力,提高建筑稳定性。如高层建筑、地下停车场、下沉广场、地下车站、地下室、地下商场等。
2. 道路工程:可以作为路基材料,提高道路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制备与施工
1. 原材料选择:一般包括水泥、细骨料钢渣、粗骨料钢渣、磁性保护剂、缓凝剂、增稠剂等。其中,钢渣是炼钢过程中的副产品,由各种氧化物和这些氧化物与溶剂反应产生的盐组成,如硅、锰、磷、硫等杂质在熔炼过程中氧化。为了保证质量,最好使用堆放2年以上的老渣或闷罐法处理的钢渣,以降低其膨胀性。钢渣的表观密度一般在3.4吨/立方米左右,堆积密度一般在2.0吨/立方米左右,充分压实后约2.4吨/立方米。
2. 配合比设计:为了保证混凝土达到所需的强度、密度和抗浮性能,需要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原材料性能,通过实验确定合理的配合比。例如,通过调整配比,纯钢渣制成的混凝土最高可达28kN/立方米左右,泵送钢渣混凝土的加工范围可达25kN/立方米。重骨料混凝土干料回填29kN可达30kN 35kN等。
3. 施工方法:其形状与普通混凝土相似,质量监测、施工方法、加工工艺、运输方式与普通混凝土相同。施工简单,无污染,工期短,还可以实施随机监测。但要特别注意充分振动,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
注意事项
1. 钢渣质量问题:钢渣本身存在易磨性差、活性成分活性低、非活性成分含量高、影响稳定性的游离CaO和游离MgO含量高等难以克服的问题。这些可能会导致混凝土体积不稳定和开裂。因此,应严格控制和处理钢渣,如使用适当的处理方法来降低其膨胀性。
2. 防止膨胀问题:为防止钢渣膨胀导致混凝土开裂,可采取下列措施:
◦采用堆放2年以上的陈渣或经闷罐法处理的钢渣。
◦在后期使用过程中留置集水坑,排出积水,避免水体渗入钢渣回填层,造成钢渣膨胀。
◦为了提高地面的性能,适当增加面层厚度,或者考虑在钢渣回填区域的地面上配置钢筋。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