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度不足缘故:灌浆材料配合比不当,如水泥用量不够、水灰比太大;维护标准差、维护气温低或湿度不够,导致水泥水化不完善;水泥强度等级不够、石粉含量超标等原材料质量问题。
解决方案:严格遵守产品手册标准的配合比设计,精确秤重各组分材料;改善维护,灌浆后马上遮盖塑料膜或湿麻袋,维持环境温湿度符合要求;检验原料,保证水泥、石料符合规定。
流动性差缘故:注浆中细粉过多或颗粒级配不合理,导致循环降低;用水量不够,粉末不够,混和时间太短,材料混合不均匀。
解决方案:调节灌浆材料的颗粒级配,适当减少细粉的用量;依据灌浆材料特点和施工标准,精确操纵所用水量,必要时添加适量减水剂,提升流动性;提升搅拌时间,保证材料充足,拌匀,一般拌和时间不少于3 5分钟。
收拢很大缘故:水泥品种选择不当,部分水泥收拢率很高;水灰比太大,多余水分蒸发后留出孔隙,导致收拢扩张;维护不到位或维护时间不足,干燥环境中灌浆材料少水太快,导致收拢。
解决方案:挑选缩水率低水泥品种,如低烧、微膨胀水泥;严格把控水灰比,避免水量随便提升;改善维护,灌浆后尽快开展保湿维护,维护时间不少于7 14天,以减少收拢。
与基层粘接不牢
缘故:底层表面疏忽,有油迹、尘土、松层等,危及灌浆材料与基层的粘接;注浆前底层还未潮湿,导致灌浆材料水分被基层吸收,危害粘接效果;灌浆材料自身的粘结性较弱。
解决方案:开工前彻底清理底层表面,去除油污、尘土等杂质,用工具清除松层;注浆前用清水潮湿底层,但无积水;采用粘接性能好的灌浆材料,按说明书规定施工,必需时在底层表面涂刷界面剂,提升粘结力。
间隙缘故:灌浆材料在硬化过程中产生收缩应力,当应力超过材料的抗拉强度时会出现缝隙;变形缝麻痹大意,如缝内拆卸不到位,未设置适宜的填缝材料,导致变形缝处灌浆材料受力不均,干裂干躁;气温变化太大、基础沉降等外在因素也可能导致间隙。
解决方案:采取措施降低灌浆材料的关掉,如操作配合比、改善维护等。;解决变形缝时,保证缝清除,加上适宜的弹力填充料,如硅胶密封胶,达到膨胀变形;由外界因素引起的空隙,基本加固处理,采用外墙保温对策,降低气温变化对灌浆材料的危害。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