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渗防水混凝土外加剂是能提高混凝土抗渗防水性能的化学添加剂,在建筑工程中应用广泛。以下从常见类型、作用原理、性能特点、应用场景和选用要点方面介绍:
常见类型
无机类:如硅灰,能填充混凝土孔隙,提高密实度;防水剂有氯化铁、硅酸钠等,可降低混凝土孔隙率,增强抗渗性。
有机类:包括减水剂、引气剂等。减水剂可减少用水量,降低水灰比,提高混凝土密实度;引气剂能在混凝土中引入微小气泡,切断毛细管通道,阻止水分渗透。
复合类:将多种功能成分复合而成,兼具多种性能优势,如同时具备减水、引气和增强的效果,能更好地满足工程对抗渗防水的要求。
作用原理
填充作用:添加剂中的微小颗粒可以填充到混凝土的孔隙中,使混凝土内部的孔隙率减小,孔径变小,从而减少水分渗透的通道。
阻塞作用:部分添加剂能与水泥水化产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不溶性的胶凝物质,阻塞毛细管通道,阻止水分的渗透。
改善界面结构:提高混凝土中骨料与水泥石之间的界面粘结强度,减少界面过渡区的孔隙和微裂缝,增强混凝土的整体性和抗渗性。
性能特点
提高抗渗等级:显著降低混凝土的渗透系数,使混凝土达到更高的抗渗等级,一般可使混凝土抗渗等级从P6提升至P8 P12甚至更高。
增强耐久性:减少水分和有害物质的侵入,降低混凝土结构的碳化、钢筋锈蚀等风险,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改善工作性能:部分添加剂可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使其更易于施工操作,如提高流动性、减少离析和泌水现象。
应用场景
地下工程:如地下室、地下车库、隧道等,防止地下水渗透,保护结构和内部设施正常运行。
屋面工程:提高屋面混凝土的抗渗性,防止雨水渗漏,延长屋面使用寿命。
水池、水渠等构筑物:确保水池和水渠等结构的防水性能,避免水体渗漏造成水资源浪费和周围环境影响。
海洋工程:在码头、防波堤等海洋环境中,抵抗海水侵蚀和渗透,保证工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选用要点
工程环境:根据工程所处的环境条件,如地下水水质、温度、湿度等,选择合适的添加剂。在腐蚀性较强的环境中,应选择具有抗侵蚀性能的添加剂。
混凝土性能要求:考虑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工作性等要求,选择对混凝土性能影响较小的添加剂。同时,要确保添加剂与水泥和其他外加剂的相容性良好。
产品质量:选择质量可靠、信誉良好的生产厂家的产品,并检查产品的质量检验报告、合格证等相关证明文件,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