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中抗硫酸盐添加剂的掺量不值,会受到工程环境、混凝土特性要求、原料特点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因素气候条件◦ 硫酸盐浓度:处在盐湖地域、沿海强腐蚀区等高浓度硫酸盐环境中,为提升防腐效果,应增加掺量;但低浓度硫酸盐环境中,如一般城市建设周边,可适当减少掺量。
◦ 湿度和温度:高温高湿环境会加快硫酸盐的腐蚀,因而可能需要增加添加剂含量;干燥寒冷地区可适当减少。
混凝土特性要求
◦ 强度等级:高韧性混凝土水泥量多,水化反应极强,添加剂要求很高,混和量增加;低强度混凝土可适当减少混和量。
◦ 工作性:假如混凝土应具有流通性、粘结力等工作性能,可能要调整添加剂的掺量,由于太高的掺量会影响到混凝土工作性。
原料特性◦ 水泥品种:不同品种的水泥有着不同的成分和矿物组成,对防腐剂的反应活性也不同。比如,与矿渣水泥对比,粉煤灰水泥可能有不同的添加剂量,以达到同样抗硫酸盐效果。
◦ 石料特点:骨料的种类、级配、粉末成分也会影响防腐剂的混和量。假如含粉量较高的石料可能吸收一些添加剂,造成其效果减少,则可能需要适当提升混和量。
一般掺量范畴
一般环境:在普通环境环境下,当钢筋混凝土遭受轻微硫酸盐腐蚀的威胁时,抗硫酸盐防腐剂的掺量一般为水泥质量的2% 5%。
中等腐蚀环境:假如处在中等偏上的硫酸盐腐蚀环境,如一些沿海地区或地表水较高且有一定硫酸盐的区域,掺量一般为水泥质量的5% 8%。
严重腐蚀环境:盐湖周边、一些化学污染带等高浓度硫酸盐腐蚀严重环境。为了有效管理钢筋混凝土,添加剂含量可能需要提升到水泥质量的8% 12%,甚至更高。
确立方法参照产品手册:抗硫酸盐添加剂的性能和推荐剂量会有不同。施工应严格按照产品手册的建议开展。产品手册一般得出各环境环境下推荐剂量的范畴,并说明可用的具体情况。
试验确立:在实际工程中,为了确保添加剂掺量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最好掺量能通过混凝土抗硫酸盐腐蚀试验来决定。具体方法是针对不同掺量配备混凝土试样,在模拟工程环境的硫酸盐腐蚀条件下进行维护和检查,观查混凝土抗拉强度损害、品质转变等数据,确定既能满足工程防腐规定,又经济合理。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