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干水泥修复地面流程如下:
1. 修复前准备
确立病况:仔细认真地面病况,明确裂缝宽度、深层、坑洼尺寸、深层等具体情况,确定修复方案及需要数据用量。
提供材料工具等。:依据修复面积和病害种类,准备充足的快干水泥、沙石(根据需求)、水等材料,及其搅拌机械、抹刀、平板夯、直尺、刷子、水桶、检修用品等工具。
设定警示标识:在施工现场周边设定明显的警示标识,如锥形桶、警示带等,防止路人及车辆进入施工现场,确保施工。
2. 路面处理
消除病害地区:用刷子、扫把等设施清除地面病害区域的尘土、污垢和疏松颗粒。深坑洼或缝隙可用凿子等小工具消除内脏。
清理干躁:用清水冲洗病害地区,消除残余的尘土和杂质。冲洗后自然干燥或用吹风机等设施干躁,确保施工表面干躁,防止迅速干躁水泥的粘接效果。
3. 配置快干水泥
确立配合比:依据快干水泥产品手册的需求,确立水泥、沙石(如有必要)和水的配合比。一般来说,快干水泥和砂的占比可能为1:1至1:在2中间,水灰比在0.25到0.35上下,但具体占比要根据实际产品来决定。
拌和材料:将称重的水泥和沙子(若是有石块)倒进拌和容器里,干拌均匀,随后加入适量的水,用搅拌机械拌和3 5分钟,直至混合物均匀、细腻、无结团。搅拌好的快干水泥应在规定时间内应用,一般为10分钟 15分钟,避免凝结失效。
4. 修复路面
填补坑洼:在坑洼部位,将搅拌好的快干水泥混合料填写坑内,用抹刀或平板压实整齐,使填补后的表面稍高于周边路面,以补偿水泥干燥收缩中可能发生的凹坑。在填补环节中,应保证混合物充足加上坑洼,避免缝隙或虚报状况。
修复缝隙:针对较宽的缝隙,能够先往裂缝中添充一些粗沙或碎石,随后用抹刀将快干水泥混合料铺满缝隙并打磨。针对较薄的缝隙,直接把快干水泥混合料铺满缝隙,用抹刀轻轻压实,使水泥与缝隙壁充足粘接。
5. 保养与修整
保养:修复后,及时用塑料膜或湿草遮盖修复部位,开展保湿保养。保养时间一般为1 3天,根据环境温度和快干水泥特性,准确时间确立。维护期内,维持修复表面湿度,避免阳光直射和风吹,防止水份蒸发太快导致水泥开裂。
修复:快干水泥基本凝固后(一般在竣工后几小时内),查验修复表面的平整度和外型。若是有不规律或多余的水砂浆,可以用抹刀修复。发生的微小缝隙或缺陷能够及时修复。
6. 开放交通
强度查验:保养期结束后,通过检测速干水泥强度来决定是否能够开放交通。一般可以考虑简单回弹方式或是用锤子轻拍来检测修复部位硬度,假如达到设计强度80% 90%,即可开启交通。
开放交通:明确强度合格后,消除警示标识,开放路面交通。在开放交通前期,应限定车辆的行驶速度与荷载,避免对修复后的路面导致过大冲击毁坏。水泥强度彻底满足设计要求后,即可正常通行。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快干水泥的操作指南,留意施工和环境保护。如果对修复效果有更高的要求或处理大规模的路面病害,建议咨询专业的路面施工团队或工程师。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