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粘度密封胶因为流动性好,可深入细微缝隙,常用于混泥土、石料等建筑材料的裂缝修复。以下是其操作步骤:
准备工作材料及工具:准备低粘度密封胶、注浆嘴、基座、密封剂、注浆机、钢刷、电吹风、扳子等。
空隙查验:全面体检裂缝的长短、总总宽、深层与目标,确立接缝方案。总宽度小于0.05mm间隙可预处理,提升接缝密封胶的渗透效果。
基层处理:用钢刷清除缝隙周边疏松的颗粒、尘土和杂物,随后用吹风机吹掉缝隙里的尘土,保证缝隙干躁整洁。假如缝隙含有油迹,可以用甲苯等有机溶液清理。
铺装注浆嘴依据裂缝的宽度和长短,依据一定的间隔(一般为10 30cm)在缝隙上安装底座,随后拆换缝胶将底座固定于缝隙两边。
将注浆嘴扭紧在底座上,保证连接牢固,密封优良。一般,必须在缝隙交汇处、顶部和总宽处设置注浆嘴。
配置灌缝胶依据产品手册规定比例,精准秤重A、B二种成份填缝胶,倒进洁净的容器里。
用搅拌棒低速拌匀,避免汽体渗入,防止汽泡伤害填缝效果。
封缝用密封剂密封缝隙周边,密封总宽一般为2 3cm,厚度约2mm,确保密封剂与基层粘结牢固,防止填缝胶从缝隙中泄露。
等候密封剂凝固,初凝依据产品简介明确,一般为几小时至一天。
注浆将准备好的密封胶放进灌浆机中,联接注浆管和灌浆嘴。
开启灌浆机,调节适当的压力(一般控制在0.2 0.6MPa),慢慢灌浆。灌浆需从缝隙较低或较宽的位置慢慢开展,先后向另一端开展。
当周边注浆嘴外溢密封胶或压力平稳不再降低时,停止注浆,挪到下一个注浆嘴再度注浆。直至全部的灌浆嘴都完成了灌浆,密封胶从缝隙的末端排出,这说明缝隙早已充满着。
后续处理灌浆后,待密封胶凝固(初凝依据产品明确,一般在24小时左右),拆下注浆管和灌浆嘴。
消除灌浆部分,消除多余密封剂和灌缝胶残余物。
对修复效果进行检查,若发现部分未抓紧的现象,可进行补灌处理。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