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比设计
C50细石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原料选择:
水泥:宜采用C3A和碱含量低、与外加剂适应性好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细骨料:应采用含泥量小(或亚甲蓝值合格)、等级合理的砂。
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应大于20毫米的连续级配或两个单粒径级配石,复杂结构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应小于16毫米。尽量选择粒径好、接近球形的,针片不应超过8%(且不规则含量低)。粗骨料的间隙率应尽可能低,不应超过40%。
矿物质掺合料:应采用质量好、需水量低(流动比高)的掺合料。
添加剂:建议使用减水率为20%的减水剂,复合使用减水剂和普通减水剂也能达到效果。应通过试验确定减水剂的掺量和与水泥和矿物混合物的相容性。此外,还可以添加增粘剂和引气剂。
配合比设计步骤:
在1m3混凝土中设定粗骨料的绝对体积含量(0.28-0.35m3),计算粗骨料的质量和砂浆体积。
在砂浆中设定砂的体积分数(0.42-0.45),计算砂的绝对体积和质量,以及浆体体积。
胶凝材料的表观密度是根据掺合料的掺量来计算的。
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制强度按JGJ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计算。
水胶比(小于0.45)用给定公式计算。
基于浆体体积、含气量(1%-2%)、计算胶凝材料总量(400-550kg/m3)等参数、用水量及各掺合料用量。
施工工艺
C50细石自密实混凝土施工工艺应注意以下几点:
浇注前准备:
检验模板的密封性能和支撑稳定性,确保模板不漏浆、不变形。
对钢筋进行检查和整理,确保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和间距符合设计要求。
浇筑过程:
自密混凝土应采用泵送或溜槽等方式浇筑,避免使用振捣棒振捣,以免破坏混凝土的自密实性。
在浇筑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浇筑速度和高度,避免混凝土离析。
养护:
浇注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维修期间应注意保温保湿,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
性能特点
C50细石自密实混凝土的性能特点主要包括:
高流动性:能在自重作用下流动并填充模板的各个角落,无需振动即可达到密实状态。
高度稳定:具有良好的抗离析性能,保证混凝土在流动过程中不会出现骨料分离现象。
间隙通过性能:能顺利通过钢筋间隙,不会堵塞。
填充密实性:能在浇水过程中自行排出气泡,达到成型密实度。
耐久性:因其内部结构密实,孔隙少,所以具有耐久性。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