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60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会因原材料特性、工程环境和施工要求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以下为你一个示例配合比,以及配合比设计过程中的要点:
示例配合比
|材料|用量(kg/m3)|
|
| |
|水泥|480|
|粉煤灰|60|
|矿渣粉|60|
|砂|750|
|石子(5
20mm)|950|
|水|160|
|减水剂|12|
配合比设计要点
1.
原材料选择
水泥:优先选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这类水泥能较高的早期和后期强度,有助于C60强度等级的实现。
骨料
粗骨料:采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碎石,粒径范围在5
20mm较为合适,含泥量和泥块含量需严格控制,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工作性。
细骨料:选用中砂,细度模数在2.3
3.0之间,良好的级配可使混凝土在较少水泥浆用量下达到的流动性和密实性。
掺合料
粉煤灰:使用Ⅰ级或Ⅱ级粉煤灰,可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降低水泥水化热,提高抗渗性和耐久性,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后期强度。
矿渣粉:优质矿渣粉可等量取代部分水泥,增强混凝土的流动性、保水性和耐久性,促进后期强度发展。
外加剂:选用高性能的聚羧酸系减水剂,其减水率高,能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且与水泥和掺合料的适配性良好。同时,根据需要可添加适量的缓凝剂等外加剂,以满足不同施工条件下的凝结时间要求。
2.
设计步骤
1. 确定配制强度: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 2011),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确定C60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制强度。
2.
确定水胶比:水胶比一般控制在0.28 0.35之间,较低的水胶比有助于保证混凝土的高强度,但需通过试验确定最佳值,以兼顾强度和工作性。
3.
确定胶凝材料用量:胶凝材料用量通常在450 550kg/m3左右,其中水泥、粉煤灰、矿渣粉等的比例需根据试验结果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性能组合。
4.
确定砂率:砂率一般在40% 50%之间,合适的砂率能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保水性,避免出现石子堆积或浆体不足的情况。
5.
试配与调整:根据初步确定的配合比进行试配,检测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如坍落度、扩展度、T500等)、力学性能(如抗压强度等)和耐久性等指标。根据试验结果对配合比进行调整,直至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
由于实际工程中原材料的质量和性能存在差异,建议在正式施工前进行多次试配和试验,以确定最适合的C60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