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混凝土使用方法涉及多个环节,其核心内容如下:
施工前准备材料检验:确保弹性混凝土所需的各种材料,如水泥、石料、弹性添加物、外加剂等,品质符合要求,数量充裕。检查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对弹性添加剂等关键材料开展性能检测。
工具准备:备好搅拌器、振捣器、抹光机、检测仪器、模板等施工工具,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基层处理:清除底层表面的污渍、油迹、灰尘等,找平不平底层,满足设计要求的平整度和坡度,确保底层具有一定的强度稳定性。
配合比设计与拌和
配合比确立:根据工程具体要求,如弹性特点、强度等级、工作性等,通过试验确立弹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配合比时,应注意弹性添加剂的混和量与其他材料的适应性。
拌和操作:先把石水泥放进搅拌器中拌匀,然后倒入弹性添加剂和部分水拌和一段时间,再根据混凝土稠度添加剩下水与外加剂,再搅拌至匀称。搅拌时间一般比水泥混凝土长,一般为3 5分钟,以确保弹性添加物均匀分散在混凝土中。
运输与浇制运输要求:用混凝土搅拌器或其它适宜的输送设备运送弹性混凝土,维持混凝土均匀度,避免离析和泌水。尽量缩短运输时间,防止混凝土塌落度毁坏太大。
浇制方法:浇筑前:浇筑前,检查模板和钢筋,确保符合设计要求,湿处理模版,但无积水。
浇筑环节中:弹性浇筑混凝土根据泵送、流槽或人工浇筑到指定位置。浇筑时,应控制浇筑速率和高度,避免混凝土导致过多冲击,危及弹性添加剂的散播。大规模或大面积浇筑,可分层浇筑,确保混凝土浇筑品质。
震动:应选用震动器震动混凝土。震动时,应防止震动棒马上触碰弹性添加物,以免引起其结构。震动时长适用混凝土表面不再有气泡、水泥浆和表面基本整洁。钢筋密集区或预埋件的部位可采取小型振动器或人工插进震动,确保混凝土密实。
维护与文明施工
保养策略:浇筑结束后,弹性混凝土需及时保养。可覆盖塑料膜、湿麻袋或草垫开展保湿保养,也可撒水保养,维持混凝土表面潮湿。维护时间一般不少于7天,具体维护时间依据混凝土的性能规定与自然标准及时纠正。在维护期内,应避免混凝土表面遭受太阳直射、风吹日晒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文明施工:在弹性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前,应进行维护,不可踩踏、沉积挂坠或进行其他可能毁坏混凝土表面和结构操作。同时,防止外界物体对混凝土表面的碰撞和刮伤,以免引起其外观和性能。
质量检验与验收
性能检测:根据国家标准和规范的需求,检测弹性混凝土的性能,包含抗压强度、弹性磨具、抗拉性能、抗渗性等。施工过程中,应按规定频次制做试块,并进行规范维护和同等条件维护,便于查验混凝土强度等性能参数。
外观检验:查验弹性混凝土外观检验,如是否有裂缝、蜂窝、表面、缺角等缺点。找到的外型缺点应及时处理,如修补、抛光等,以确保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和美观。
验收标准:弹性混凝土验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全部性能指标与外观检验都应符合相应的验收标准,不然要采取检修、加固等举措处理,直至达到合格标准。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