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80灌浆材料是一种具有特定性能和用途的建筑材料,其执行标准保证工程质量至关重要。虽然搜索数据没有明确提到C80灌浆材料的具体执行标准编号,但相关标准可以从性能、应用范围、施工要求等方面全面了解。
性能标准
强度标准
C80灌浆材料对早期和后期强度要求较高,抗压强度可达80MPa。抗压强度为一天≥3天抗压强度22MPa≥28天抗压强度40MPa≥70MPa,部分产品浇水后1 3天的强度高达30Mpa。
流动性能标准
初始流量可达290 340mm,30分钟流动保持290分钟。 310mm,保证灌浆材料具有良好的自流平性能,可在施工现场加水搅拌后,依靠自身重力自行填充灌注空间。
微膨胀标准
具有微膨胀特性,防止灌层收缩,保证设备与基础紧密接触,基础与基础无收缩,并能产生适当的膨胀压应力,保证设备长期运行。
其它性能标准
还需要具有抗油渗透、耐久性强、耐候性好、碱性低、耐腐蚀等特点。例如,在机油中浸泡30天后,其强度增加10%;经过200万次疲劳试验,50次冻融环境试验的强度没有明显变化; 40℃~长期使用600℃;严格控制原料碱含量,适用于对碱集料反应有抑制要求的工程。
适用范围标准
C80灌浆材料主要应用于下列工程领域:
加固类
包括地脚螺栓锚固、核电设备固定、路桥工程加固、种植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改造、静压桩工程封桩等。
设备安装类
适用于电厂、水泥厂、煤矿设备、轨道和钢结构、机械底座、钢结构和基础接口、设备基础的二次灌浆等机电设备的安装。
工程抢修类
可用于墙体结构加厚和漏水修复、各种基础工程塌陷灌浆、飞机跑道抢修、各种抢修工程、旧混凝土结构裂缝处理等。
施工标准
基本处理标准
设备基础表面不得有碎石、浮浆、灰尘、油污、脱模剂等杂物。灌浆前24小时,设备基础表面应充分湿润;灌浆前1小时,应吸干积水。
灌浆方式选择标准
根据设备座椅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灌浆方法。一般来说,由于其良好的流动性,可以采用自重法进行灌浆,即浆料可以直接从模板口灌浆,整个灌浆空间可以通过浆料的自重进行平整和填充;如果灌浆面积大,结构复杂,或者空间小,距离远,可以采用高漏斗灌浆或压力灌浆,保证浆料能够充分填充各个角落。
支模标准
根据确定的灌浆方法和灌浆施工图支撑模板,模板标高应高于设备底座上至少50毫米的表面,模板必须紧密稳定地支撑,以防止松动和漏浆。
搅拌标准
按照灌浆材料重量的12% 加水搅拌14%,水温55%。 40℃为宜。机械搅拌时间一般为1。 2分钟;人工搅拌时,最好先加入2/3的用水量搅拌2分钟,然后再加入剩余用水量继续搅拌至均匀。
灌浆工程标准
浆料应从一侧灌入,直至另一侧溢出,以便排出设备座椅与混凝土基础之间的空气,使灌浆充实,不得同时从四侧进行灌浆。
灌浆开始后,必须连续进行,不能间断,灌浆时间要尽量缩短。
灌浆时不宜振捣,必要时可用竹条等拉动导流。
灌浆层厚度每次不得超过100mm。
对于较长的设备或轨道基础灌浆,应采用分段施工,每段长度为10m。
如果在灌浆过程中发现表面有泌水现象,可以撒少量干料,吸收水分。
当灌浆层厚度大于1000mm的设备基础灌浆时,搅拌灌浆材料时,可按总量比1000mm。:1加入0.5mm石,但是需要通过实验来确定其可灌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在设备基础灌浆完成后,应在灌浆层终凝前对应去除的部分进行处理。
应避免灌浆层在灌浆施工过程中直至脱模前受到振动和碰撞,以免损坏未结硬的灌浆层。
为了便于灌浆施工,模板与设备底座的水平距离应控制在100mm左右。
如果在灌浆过程中出现跑浆现象,应及时处理。
在设备基础灌浆量较大的情况下,应采用机械搅拌的方法,确保灌浆施工。
养护标准
灌浆后30分钟内,应立即喷洒养护剂或覆盖塑料薄膜并覆盖岩棉被进行养护,或在灌浆层终凝后立即喷洒水分进行保湿养护。
冬季施工时,养护措施也应符合现行《钢筋混凝土工程验收规范》(GB50204)的有关规定。
对拆模时间和维修时间有相应的要求,如每日最高温度为0。 5℃时,拆模时间为72h,维修时间为10d。;5 当温度为15℃时,拆模时间为48h,维修时间为7d;≥当温度为15℃时,拆模时间为24h,维护时间为7d。
材料包装和储存标准
C80灌浆料一般为灰粉,用塑料纸袋包装,净重50公斤/袋。保质期为6个月,必须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室内。
参考用量标准
参考量计算为2.2。根据2.4吨/立方米计算实际使用量。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