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骨料混凝土LC(Lightweight Aggregate Concrete)是一种采用轻质骨料替代普通砂石作为粗、细骨料的混凝土。其施工方法与普通混凝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差异。轻骨料混凝土LC的一般施工步骤及注意事项:
第一,施工准备
1.材料准备
LC轻骨料:选用粘土陶粒、页岩陶粒、粉煤灰陶粒等符合要求的轻骨料,其粒径和级配应符合设计要求。轻骨料的堆积密度、筒压强度等指标也应符合相应的标准。一般堆积密度在500-900kg/m3之间,筒压强度不低于1.5。MPa。
通常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标号不得低于42.5,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添加剂: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应根据需要添加减水剂、早强剂、缓凝剂等添加剂。例如,减水剂可以减少用水量,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早强剂可以加速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发展。
混合物:可加入适量的粉煤灰、矿渣微粉等混合物,以提高混凝土的易性和耐久性,同时减少水泥用量。
水质:使用清洁的自来水,水质应符合《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现行行业标准。
准备作业条件
基层处理:清理混凝土浇筑的基层,去除杂物、油污和松散的混凝土,保证基层的平整度和牢固性。如果基层表面有裂缝或不平整的地方,应提前修复和找平。
施工工具准备:准备好搅拌机、运输设备、振动器、模板等施工工具,确保性能良好。便携式搅拌机和手动振动器可用于小型工程;对于大型工程,应使用强制搅拌机和插入式振动器。
工作环境:确定施工期间的天气情况,避免在高温、低温、雨天等不利条件下进行施工。施工温度应在5-35℃之间。如果温度低于5℃,应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如果温度高于35℃,应采取降温措施。
第二,搅拌工艺
1.预湿处理
由于轻骨料吸水率高,为了减少其在搅拌过程中的吸水率,保证混凝土的水灰比和工作性能,在搅拌前应对轻骨料进行预湿处理。预湿时间一般为1-2小时,预湿程度应为轻骨料表面湿润,无明水。
2.投料顺序
首先将水泥、掺合料、添加剂等干料放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预湿轻骨料,继续搅拌至轻骨料表面包裹一层水泥浆。慢慢加水,搅拌2-3分钟,使混凝土处于均匀一致的状态。
3.搅拌时间
搅拌时间应根据搅拌机的类型和混凝土的配合比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强制搅拌机的搅拌时间为2-3分钟,自落式搅拌机的搅拌时间为3-5分钟。搅拌好的混凝土应颜色均匀,易性好,无明显干料和泌水现象。
运输和浇注三
1.运输
LC轻骨料混凝土的运输应快速及时,避免运输过程中分层、离析等现象。混凝土搅拌车、手推车、吊斗等。可用于运输工具。运输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如果运输距离较远或时间较长,应采取适当的保湿措施,防止混凝土失水。
2.浇筑
自由落地高度控制:由于轻骨料混凝土流动性大,自由落地高度一般不应超过2米,以避免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发生离析。超过时,应使用串筒、滑槽等辅助设备进行浇筑。
分层浇筑:较厚的混凝土结构应采用分层浇筑。每层浇筑厚度应根据振捣器的类型和混凝土的配合比确定,一般不应超过500毫米。浇筑上层混凝土时,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完成,并注意在下层混凝土中插入50-100毫米的振捣棒,以保证两层混凝土的紧密结合。
浇筑方向:合理的浇筑方向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密度和均匀性。一般来说,浇筑应该按照从一端到另一端、从下往上的顺序进行。
第四,振捣和摊铺
1.振捣方式
LC轻骨料混凝土应使用振动器振动,以消除混凝土中的气泡,提高其密实度和强度。振动时,应采用“快插慢拔”的方法。振动棒的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下层混凝土应插入50-100毫米。振动时间最好在混凝土表面出现浮浆,不要再下沉,一般不要过度振动,以免轻骨料上浮。
2.摊铺整平
振捣完成后,混凝土表面应立即用刮尺或平板振捣器铺平,使其达到设计要求的标高和坡度。应及时修复和调整局部不平整的地方。
养护与保护
1.养护
LC轻骨料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维护,以确保其强度的正常发展和性能的稳定。洒水养护、塑料薄膜养护、蒸汽养护等。可用于维护。洒水养护时,混凝土表面应保持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塑料薄膜保养时,应保证薄膜覆盖严密,保养时间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蒸汽养护时,应控制加热速度、恒温时间和冷却速度,避免混凝土因温度变化过快而开裂。
2.保护
养护期间,应加强对混凝土的保护,避免受到外力的影响和损坏。同时,应注意保持施工现场的清洁,避免杂物、油污等污染混凝土表面。下一道工序的施工不得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之前进行。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