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管片的结构强度是盾构隧道工程的重要环节,在运输和施工过程中容易损坏管片.在塌角等情况下,采取合理的管片修复技术措施,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和施工规范。
一.损坏原因
1.运输管片.起吊过程中受到挤压.由碰撞引起的缺角。
2.在开挖过程中,盾构姿态控制不当,导致屏蔽尾与管片之间的间隙过小或无间隙。当管片从屏蔽尾部出来时,它被屏蔽壳挫伤。在调整屏蔽机的姿态时,千斤顶的行程差过大,导致管片受力不均。
3.管片拼装质量差.螺栓未拧紧.接缝开度过大,导致推动过程中管片受力不均,造成塌角和损坏。
4.管片内侧或外侧的混凝土,干斤顶支撑靴顶在管片上歪斜(盾尾间隙不均匀)会造成损坏。
注:盾构管片修补剂实施规范:CECS370:2014《隧道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T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50107-2010.GB《盾构法隧道施工及验收规范》5046-2017。
三.施工技术
缺角.修复方法
1.对损坏位置进行凿毛处理,用钢丝刷清除损坏位置的沉渣,用水清理。
2.根据粉末:乳液=100:16混合管片修复剂,分层修复,每层薄厚保持在15mm在此范围内,分层修复时间间隔为0.5~1h.
缝隙管片修复方法
1.用磨光机沿缝隙给出V型管沟,用钢丝刷清除损坏位置的沉渣,用水清理干净;
2.人混合好的聚合物盾构管片修复剂放入人力中,粉末:乳液:=100:16.
四.保障措施
在盾构开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管片裂缝.对于损坏等质量问题,将采取以下对策来降低管片的损坏率:
1.加强对管片水平运输和垂直运输的监管:
1.管片在现场经质量人员验收合格后即可卸载。
1.2.管片入井前应由施工人员检查,确保无缺角.掉边管片吊入井。
1.3.管片组装前,由盾构司机再次检查管片在水平运输中是否有冲击,盾构司机检查管片是否正确后才能进入组装程序。
2.对盾构司机实施技术命令制度:
2.1规定盾构机驾驶员每环纠偏不得超过5个mm,保持盾构姿态相对稳定,防止盾构姿态调整过猛,管片与盾尾间隙过小,管片出盾尾时受挫。
2.2.严格控制同步灌浆和二次灌浆压力,同步灌浆压力保持在0.15~0.3MPa,二次灌浆压力控制在0.3~0.5MPa,注浆压力过大时不要损坏管片。
2.严格控制同步灌浆量,根据土壤条件,每环灌浆量一般为3~5平方,避免灌浆过多挤损管片。
3加强对管片拼装质量的控制:
3.1.根据对盾构装配操作人员的装配指导,制定奖惩措施,确保管片组装中没有接缝.螺栓未拧紧导致管片受力不均而损坏。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