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沥青冷补料可直接用于常温下修复坑槽、裂缝等路面病害,施工后可立即开放交通,适用于沥青或水泥混凝土路面一年四季的应急抢修。
这种材料是由具有特定配方的乳化沥青或溶剂改性沥青制成的预制散装混合料,具有良好的储存稳定性(常温储存可达6个月以上)和施工方便性。其核心技术是“覆盖”和“后期固化”,即沥青在出厂时均匀包裹骨料,但不完全硬化。填入坑并压实后,在车辆载荷的作用下逐渐压实成型,最终恢复强度。如果你正在处理市政道路、社区停车场或工厂损坏的道路,这是一个高效省时的选择。
根据我们过去的项目经验,在一个物流园区的雨季抢修中,改性沥青冷补料在20分钟内完成了5个坑的修复。重型卡车施工后立即通行,效果远远超过传统的等待冷却的热拌料模式。因此,请记住,“快”不是唯一的优势,“稳”是关键。
步骤一:准备坑槽-清理是长期耐用的基础。
修复前,必须彻底清除坑内的松散物、浮尘和积水。建议使用高压风枪或吹风机配合铲子,确保底部和侧壁无泥浆附着。如果基层有弱层,应向下挖至硬基层,并保持干燥。
对于边缘破碎严重的区域,应切成矩形或方形轮廓,避免出现“锅底”圆坑,更有利于新旧材料的重叠和受力传递。这个地方的参数要特别注意——切边深度不要小于5厘米,否则很难形成有效的承载结构。
步骤二:填充冷补料-分层填充,宁多不少。
将袋装或散装改性沥青冷补料倒入清洗后的坑内,首次填充略高于原路面1~2厘米,留有沉降空间。单次填充厚度不超过8厘米。;如果坑深超过这个值,需要分两层摊铺,每层都要初步平整。
不用担心一次加太多。冷补料的特点是“越压越实”。我们在一次高速坡道维修中,因为害怕浪费,只填满了表面。结果通车一周后下沉,不得不返工重做。教训告诉我们,我们宁愿使用更多的材料,也不愿留下隐患。
步骤三:压实成型-三种方式选择其中之一
压实是决定修复寿命的关键步骤,建议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1. 人工夯实:用锤子或小振动夯板反复敲击填料,适用于小面积修补(0.5)㎡);
2. 小型机械碾压:采用手扶式振动压路机或平板夯,效率较高,适用于中等面积;
3. 自然驾驶碾压:对于临时抢修或非主干道,可先简单整平后开放交通,依靠过往车辆逐步压实。
不管怎样,都要从边缘向中心推进,保证周围密贴无缝隙。
步骤四:开放交通-无需等待,即时通行
改性沥青冷补料最大的优点之一是“即时通车”。压实后,车辆可以放行。前期可能会有轻微的车辙,但随行车载荷会在接下来的几天内进一步压实,化学交联反应会完成,强度会逐渐提高到接近原路面的水平。
一般情况下,7天后可以达到最终稳定状态。冬季施工时固化周期稍长,但不影响正常使用。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