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箱梁承重铁砂混凝土是桥梁施工中专用高密度混凝土。主要用于大跨度桥梁(如斜拉桥、悬索桥)钢箱梁部分区域压力,以调节构造重心,改进应力均衡或达到施工阶段的坚固性。
其中,“铁砂混凝土”是推动高密度的关键因素——用重石(铁矿砂、磁铁矿石、废钢丸等)取代一般砂,显著提高了混凝土的表面密度(可达3500~5000 kg/m³,远高于水泥混凝土2400 kg/m³)。
1、为何钢箱梁选用铁砂混凝土承重?
✅ 主要目的:
1。 结构调整关键:
主跨与边跨不同时,在边跨钢箱梁内浇制承重混凝土,防止上翘。
2。 均衡索力或弯距:
在斜拉桥或悬索桥中,依据部分压力抵消太大的拉应力或倾覆力矩。
3。 操作施工阶段转变:
合龙段施工或系统转换根据中临时平稳。
4。 节省钢材用量:
与提高钢结构自重对比,用混凝土承重更经济。
📌 基本应用案例:港珠澳大桥、苏通长江大桥、沪苏通湘江公铁大桥等。在关键部位应用铁砂混凝土做为承重材料。
二、铁砂混凝土的关键特性
特点 要求密度 ≥3500 kg/m³(普遍类型:380000–4800 kg/m³)
强度等级 C30~C50(合乎承重和耐用性规定)
流动性 高流量,自密实(SCC),便于泵送并增加狭窄空间
容量坚固性 低收缩,不泌水,不开裂
与钢箱的粘合力 出色的粘合,避免脱空或移动
耐用度 抗疲劳、抗渗、抗氯离子腐蚀
三、原料的构成
组成 材料说明
掺合料 普通硅酸盐水泥 煤灰/矿粉(提高工作性与水胶比)
细骨料 天然铁砂 或 冶金废料粉碎制成的重质砂(Fe₂O₃含量高,密度高≥4。2 g/cm³)
粗骨料 磁铁矿石碎石、冷轧钢块或废钢颗粒(粒度5–20mm)
外加剂 减水剂 膨胀剂(补偿收缩) 黏度改性剂(防离析)
水 清除饮用水
🔍 重石的一般种类:
天然磁铁矿(Magnetite, Fe₃O₄):密度约4。5–5。0 g/cm³
赤铁矿(Hematite, Fe₂O₃):密度约4。9–5。3 g/cm³
废钢丸/钢屑:工业回收材料成本低,但需要除锈处理
四、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要点
1。 配合总体设计
钢箱梁内设置剪力钉(螺栓钉),提升钢与混凝土之间的搭配效果;
设置定位钢板或隔板,避免混凝土在动载下相对挪动;
必要时提升部分解决方法,避免部分弯折。
2。 配合比设计规范
兼具可泵性,确保高密度;
控制坍落扩展度为550–650mm(自密实特点);
采用全级配设计,提升铁砂与铁石比例,防止离析;
添加膨胀剂(如UEA)赔付前期收缩,防止页面脱粘。
3。 施工工序
1。 清除钢箱内部:清除油垢、铁锈、污渍;
2。 拼装模版及排气孔:确保密封,排气通道充裕;
3。 剪力钉布局:焊缝质量务必验收合格;
4。 分层浇制:每层厚度≤50cm,避免压力集中造成一次性太高;
5。 鼓捣密实:采用插式鼓捣器与粘附震动器融为一体;
6。 保养:遮盖保湿保养不少于7天,冬天需保温防冻;
7。 查验:超音波或雷达检测无裂纹、脱粘。
五、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
难点 原因 解决方案
-❌ 密度不足 石料密度低或掺量不够 严苛选料,点评表面密度
❌ 开裂 关掉大,温度快 运用低热水泥,掺膨胀剂,改进维护
❌ 泵送艰辛 流动性差,离析 提升外加剂配方,选用自密实技术
❌ 与钢箱脱粘 页面处理不当或收缩很大 页面凿毛,涂刷界面剂,补偿收缩
❌ 动载下挪动 无有效定位构造 提升挡块、剪力键、锚固钢筋
六、技术标准和规范参照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50-2020
《自密实混凝土运用技术规范》JGJ/T 223-2010
《重混凝土技术规范》CECS 253:2008(推荐性协会标准)
ASTM C637 / C638 — 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Heavyweight Aggregates for Radiation Shielding(尽管用以防辐射,但对重石有指导意义)
七、合理化与替代方案相比
方案 优点 缺点
✅ 铁砂混凝土承重 密度高,成本适度,施工健全 必须独特的材料供应,运送重量大
⚖️ 水泥混凝土容积提升 材料易得 占空间大,可能影响气动外型
💡 钢块压重 拼装灵便,脱卸式 成本高,联络繁杂,易松动
🔄 活载承重(后期载) 可调 不适宜永久构造
✅ :铁砂混凝土是最常用的永久承重方式,尤其适用于空间有限、密度要求高的钢箱梁工程。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