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防水剂常见类型
类型 形态 常见成分 特点
粉状防水剂 白色或灰白色粉末 硅酸钠、铝酸盐、有机硅粉末、膨胀剂等 易储存,与水泥砂直接干混
液体防水剂 透明或乳白色液体 有机硅乳液、脂肪酸盐、聚合物乳液、减水型防水剂等 需与拌合水拌和后加入
二、添加方法(按类型)
✅ 1. 粉状防水剂添加方法
环节:
1. 按配合比称重水泥、砂子和防水剂(通常掺量为胶凝材料总量的 2%~5%,具体以厂家说明为准)。
2. 先将水泥与防水剂干拌匀称(避免局部富集)。
3. 再加入砂子继续干拌1~2分钟。
4. 最后加水搅拌至匀称砂浆状态。
优点:操作简单,适合现场搅拌或预拌干混砂浆。
✅ 2. 液体防水剂添加方法
环节:
1. 按比例将液体防水剂加入拌合水中,搅拌匀称(如掺量为水重的5%~10%,或胶材重的1%~3%)。
2. 将“防水剂+水”的拌和液倒入搅拌机。
3. 加入水泥和砂子,机械搅拌≥3分钟,确保浆体匀称、无结块。
注意:不可将液体防水剂直接倒在干料表面,易造成分布不均。
三、推荐掺量参考(具体以产品使用说明书为准)
防水剂类型 掺量范围(占水泥重量%) 适用工况
- --
有机硅类(粉/液) 1%~3% 外墙、屋面防潮
脂肪酸盐类(液) 2%~5% 地下室、卫生间
聚合物乳液类(液) 5%~15%(占总胶材) 高柔性要求部位(如变形缝周边)
膨胀型防水剂(粉) 4%~8% 补偿收缩、提高密实度
📌 示例:若配制100kg水泥的砂浆,使用有机硅液体防水剂(掺量2%),则需添加 2kg防水剂,并相应减少等量拌合水(若防水剂含固量高,需调整水灰比)。
四、施工注意事项
1. 严格按厂家配合比:过量添加可能导致缓凝、强度下降或泛碱;掺量不足则防水效果不佳。
2. 充分搅拌:确保防水剂匀称分摊,避免局部失效。
3. 控制水灰比:防水砂浆宜“干硬性”,水灰比一般控制在 0.4~0.5,过高会降低密实度。
4. 现拌现用:掺防水剂的砂浆初凝时间可能变化,应在 1~2小时内用完。
5. 基层处理:施工前基面应坚实、洁净、湿润(无明水),必要时涂刷界面剂增强粘结。
6. 养护:终凝后及时覆盖湿布或喷雾养护,不少于7天,防止早期开裂影响防水层完整性。
五、常见误区提醒
❌ 将防水剂随意撒入已拌好的砂浆中 → 导致分布不均,防水失效。
❌ 用自来水随意稀释浓缩型液体防水剂 → 改变有效成分浓度,影响性能。
❌ 忽略与其他外加剂(如减水剂、早强剂)的相容性 → 可能产生絮凝或气团。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