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的定义和适用范围
以水泥为基材,混合聚合物乳液/组分或单组分粉末材料,由乳胶粉和功能填充物制成,兼顾防潮、防腐、防渗、抗裂、耐磨等特点,适用于混凝土、砖石、金属等多种基材表面。常规应用包括:地下结构和水池防水防渗、橱柜卫生间和屋面防水、隧道/地铁/隧道内衬修复、海洋工人和盐雾环境、仓库和污水处理设施等。有些产品适用于饮用水工程。实施标准可以参考GB/T 22082-2012(高聚物水泥防水砂浆)和GB 50212-2014(建筑耐腐蚀工程施工规范)。
重点技术指标与一般配合比例
性能参数实例(商品评估,供选择参考)
指标常规值/规定
耐压强度≥30 MPa(28 d)
抗折强度≥6.0 MPa(28 d)
粘接强度≥1.7 MPa(28 d)
抗渗压力≥1.6 MPa(28 d)(根据实验可以确定相应的抗渗等级)
吸水性≤3%
耐酸饱和Ca(OH)₂ 168 h无异常
耐温性 100℃×5 h无异常
冻融 -15℃~20℃ 25次无异常
施工/维修可以在潮湿基面施工;涂层≥24 h干固;湿润保养7 d;环境5~30℃
参照用量≈2.0 kg/㎡·mm(约1.0 mm干膜厚用量)
一般配合比和包装(不同厂家有差异,一定要以使用手册为准)
常规配合比(重量比)包装和用量
成分(粉:乳) 4:1 粉料40 kg/袋;乳液20 kg一般做法是2桶乳液; 10袋粉≈1吨
单组分(粉末)粉末:水=1:0.22 粉料40 kg/袋
组份(甲:乙) 1:甲50(甲桶:乙袋) kg/桶;乙50 kg/袋
上述指标与配合比来自同类产品的技术文档,用于创建选择和验收的量化参考。
施工技术和节点解决方案
基层处理:基层表面应干净、牢固、无尘、无油、无疏松物;多孔基层表面应提前潮湿至饱和干燥;钢基层表面除锈至金属颜色;如有漏水,应迅速凝结,防止漏水。
搅拌:产品介绍的水料比/乳液比,机械搅拌至均匀无结块;搅拌后最好是2–3 h内用完,禁止二次加水。
成型与厚度:可采用刷涂/收面/喷漆;立面与大面应层析多次,单次厚度宜≤3 mm,上下交叉刮擦排气;立面/钢结构整体表层应分两次完成,间距应分两次完成,≥12 h,一次又一次刮平,不能反复抹压。
保养:喷洒干燥后或覆盖湿布保持湿润;室温下湿润保养≥7 d;施工和维护温度适宜≥5℃、不结冻。
与装饰面/贴砖对接:待防水层完全舒适(一般72左右 h)然后进行砖板铺装或后续工序。
加强节点:阴阳角、穿墙管、沉降缝、地漏等细节。,先加强聚合物防水涂层(可加玻璃纤维布),再加大面层,根据设计和产品介绍厚度和次数。
选择和验收要点
根据环境和物质选择:
谈水/一般湿冷:一般高聚物水泥防水砂浆;
盐雾/海水/融冰盐:抗氯离子渗透型;
酸碱性/物质:耐腐蚀性和防腐性(确定物质类型与浓度匹配);
厚层修复/找平:选择高抗裂、快硬或豆石型;
饮用水/食品接触:选择明确适合饮用水工程的商品,并相应确认。
验收和标准:根据产品技术文件,检测抗压/抗折、粘接强度、抗渗压力、吸水性、耐碱/耐热/冷冻等特点;施工和验收可以参考GB。实施50212-2014相关条款。
施工窗口和:环境5~30℃、防止雨天/大风/暴晒;按SDS做好手套、护目、口罩等个人防护工作,避免在凝结前践踏和污染。
常见的问题和排错
起粉/强度低:多因配合比不准,加水过多,维护不足;检查水料比例,增加湿保养。
空鼓/干裂:底层未湿透或一次抹厚,排气不足;选择层析多次,以保证底层饱和干燥。
脱落/粘接差:基面油污/表浆/松散未清除或钢面未除锈;重新处理基面后重做。
漏水/抗渗性不达标:漏涂/漏刮、薄厚不足或节点未加强;补充阴阳角/管根等细节做法。
冬季施工:温度5℃不宜施工;确需施工时应保温防寒,并按低温工艺指标执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5838326188@139.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