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漏水修复灌缝胶应用阶段
一是适用和准备
适用范围:可见裂缝的补胶防水密封,如混凝土屋顶、女儿墙与屋顶的接缝、沉降缝、变形缝等。一般适用于接缝宽约≥0.2 mm的缝隙;在评估是否补胶之前,可以先对缝隙进行表面封闭。
材料及工具:组分改性环氧填缝胶(A/B)、密封胶(密封胶)、注浆嘴/止水针、高压灌浆机、手压泵或注射针(视缝宽选型)、刷子,吹尘球/真空吸尘器,甲苯/乙醇,护目镜和手套。
底层标准:清洁间隙及两侧各2–3 在cm区域,清除灰尘、表浆、油污和松动颗粒;如有必要,用甲苯擦洗以增加粘接。大规模渗漏位置应先进行临时防水,以确保补胶时“舒适、干净”。
二施工环节
1) 搜索与标明
标明裂缝的长度、总宽度、深度、方向、周围和漏水情况,从而确定打孔/埋嘴的位置和涂胶顺序。如有必要,做一个简单的试压/通风实验来判断连接性。
2) 打孔与埋嘴
钻孔沿裂缝两侧钻斜,钻头直径约14 mm,打孔视角≤45°,打孔深层≤为了保证缝隙越过,结构厚度为2/3;打孔和间隙间隔≤结构厚度为1/2,孔位一般为20–60 cm。在孔距上拧紧注浆嘴,确保密封不溢胶。
3) 封缝
选用密封胶沿缝隙往复刷涂产生密封胶泥,常规薄厚1–2 mm、总宽2–3 cm;对于较深/较宽的缝隙,可先凿V型槽再封缝,确保不漏气不跑胶。
4) 试漏与舒爽
封缝1–2天后进行泄漏测试:在缝隙表面刷肥皂液,从灌浆嘴低压通气检查泡沫点并补充密封;或者建议在复杂的缝隙中进行泄漏测试。泄漏测试或清洗后,应将缝隙中的水吹干,充分舒适,然后补充胶水。
5) 配胶与灌注
根据产品介绍,精确称重A/B成分,并充分搅拌均匀;→深度,从下往上,从一端到另一端的顺序灌注;常见压力0.2 MPa,以相邻出胶口持续出胶、速度稳定为准,再次试压约10分钟后停止灌装和拆管,避免回流和漏胶。
6) 凝结与拆嘴
常温(≥5℃凝结,25℃25℃左右–使用强度可达3天;固化后砸碎或拆卸露出的注浆嘴,清除漏胶,修整表面。
7) 结果检验和结束
可以进行压水检查:在缝隙较多或质量有疑问的地方设置检查孔,压力为胶压70%–80%,基本不吸水,不渗漏为合格;必要时补充并修复表面。
三个关键参数和时间控制
阶段标准值/实践
打孔直径 14 mm
打孔视角/深度≤45°;≤结构薄厚2/3
孔位 20–60 cm(随着裂缝宽度和方向的调节)
密封厚度/总宽度 1–2 mm/2–3 cm
打胶压力0.2 MPa(如有必要,适当改善,但限制不损伤基面)
保压时间出胶平稳后10分左右 min
配胶适用期 25℃约60–90 min(根据商品的不同,在适用期内用完)
初凝≥5℃环境凝结;25℃25℃–使用强度可达3天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