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及其适用范围
这种材料是A、B组分改性环氧树脂与水泥/细沙现场混合成浆料,用于填充或修复混凝土缝隙,兼顾粘结力强、收缩小、耐物质等优点;有些产品具有湿冷底层的施工能力,但常规环氧仍然适合舒适坚实的基层表面。
适用范围包括房屋、桥梁、地面等结构裂缝的封闭和加固;选择时注意透水性、耐老化性、VOC等数据,以产品技术使用手册为准。
重要提示:涉及结构的缝隙整治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团队按照现行规范和设计文件进行。
第二,规范施工步骤
间隙检查和标注:记录裂缝的总宽度、深度、方向、周围和漏水情况,从而确定工艺和参数。
基层处理:清除松散层、油污、烟尘;较大的缺点先修复并研磨到坚实的基层;粘贴面力求舒适、清洁、坚固。
预埋补胶嘴:在缝隙交接点、宽度、顶部设置基座,间隔随缝宽确定(见下表)。
密封:沿缝刷涂密封胶,产生1–2 mm厚、2–3 cm宽封闭带,保证不漏气不漏气。
密封测试:密封后1–2天试漏(肥皂液) 压缩气体或压力水),发现漏点及时补封。
粘合剂和灌注:严格按照产品介绍,精确称重,机械搅拌至颜色均匀;选择低压低速灌注,“从浅到深,从下到上,从一端到另一端”,常见压力约为0.2。 MPa,在相邻出胶口持续出胶且速度稳定后,再按10分钟左右停灌。
凝固与维护:环境凝结在5℃以上,25℃一般为25℃。–3天可受力应用;低温或潮湿环境应增加维护和产品介绍。
检验与验收:凝固后进行外观检验和必要的压水/通气试验;必要时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现场抽样。
第三,关键参数和工艺选择
补胶嘴间隔(参考):
建议缝宽间隔
0.3–0.5 mm 30–50 cm
0.5–1.0 mm 20–30 cm
综合确定了缝隙方向、结构形式和产品介绍。
注射压力和顺序:常规选择0.2 MPa低压低速;立面自下而上,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单孔持续,相邻孔见浆后稳压3–换孔5分钟。
密封厚度与总宽度:密封胶宜1–2 mm厚、2–3 宽度为cm,致密均匀,无气团。
工艺挑选:
静置低压灌注:适用于表面无明显泄漏,缝宽约≤1 缝隙;mm;
高压灌浆:当间隙较宽/较深或需要穿越障碍物时,可凿V型槽/打孔后埋嘴,用高压灌浆机灌注;工程实践中常见的参数包括:打孔直径约为10。–14 mm、结构厚度大约为2/3。、与缝隙间隔≤结构薄厚1/2、孔位约20–60 cm;灌注顺序自下而上/从一端到另一端,单孔连续,相邻孔见浆后稳压3–换孔5分钟;如有必要,配合环氧混合砂浆封槽和封闭。
湿冷/水中环境:如果确实需要在潮湿的底层工作,优先选择湿冷面专用环氧系统或环氧水泥基产品;常规环氧应先舒适祛湿,否则容易影响粘结和凝结质量。
质量检验和常见问题
质量检验:凝固后沿缝隙打听声,结合观察;如有必要,进行压水或通风试验(压力约为胶粘剂压力70。–80%),基本不吸水,不渗漏为合格;对于大型构件,可以在适当的位置进行钻芯抽样。
一般问题及对策:
变黄/失光:常见于溶剂型环氧或室外耐候性不足的配方;改为水性环氧室外耐候型,并进行老化试验和样品曝光验证。
泛白/起雾:多因基面湿冷,一次涂厚或环境高湿;多次操纵含水量,薄涂,绕过高湿/低温时段。
粘灰/发粘:秘方Tg(玻璃化温度)略低或凝结不足;采用室外耐候型,按足量凝固剂和充分维护。
与密封剂/涂料不兼容:首先进行相容性试验(并列试刷/交叉涂料),必要时更换底涂/密封系统或增加隔离层。
包装存储和提醒
包装与储存:一般包装为A/B各15 kg/桶,也有5 kg/组等小包装;阴凉、舒适、通风、遮阳储存,防止暴晒和雨淋,冬季注意防寒;常规储存期为12个月。
提醒:为化工产品体系,施工时佩戴手套、护目镜、口罩等防护用具;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如果你不小心碰了它们,立即用清水冲洗它们并去看医生。保持现场通风,远离火源。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