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界定及适用场景
以水泥为基材,依据掺有机聚合物乳液(如丙烯酸酯、氯丁胶乳、VAE 等)和结构添加物改性聚合物混合砂浆,兼具高粘接、抗裂、抗渗、防腐、抗氯离子渗透、耐磨、耐老化等优点。常用于防腐、防水、防渗、修补污水池、地下综合管廊、隧道、桥梁、海洋技术、建筑物、房顶、橱柜、卫生间等。能够在湿冷的底层施工,对钢筋有一定的防锈和调节作用。属于刚韧性复合材料的耐久表面/修补材料。
关键技术指标及普遍参数
典型特征(产品案例,7 d/28 d):
抗压强度:≥30 MPa(28 d);抗折强度:≥4.5 MPa(28 d)
与老砂浆的粘接强度:≥1.2 MPa(28 d)
抗渗等级:≥1.5 MPa;吸水性:≤5.5%
凝结时间:终凝>455 min,终凝<12 h
耐物质案例:pH=2、2%盐酸、10%氢氧化钠、饱和氯化钠溶液侵泡一年无脱落、无渗漏
厚度及用量提议:厚度及用量提议:
地上工程整体面层应是4–6 mm;地下工程整体面层应适合≥6 mm;规模性或重腐蚀环境可提升网格布。
容积用量可能:约1.7–2.0 kg/㎡·mm(与骨料级配、施工工艺相关)。
执行与验收:可按GB开展 50212-2002《建筑防腐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T 50046年《工业建筑防腐设计标准》、GB 5024年《建筑防腐工程质量检验评价标准》和CECS 18:2000相关规定的执行和验收。
配合比和配置方法
一般有两种方法(以产品TDS为准):
组份(黏剂 粉剂):一般配置为胶:粉=1:4(质量比);搅拌时,先把黏合剂倒进桶中,随后边搅拌边添加粉末,直到对称无结块。
单组分(粉成袋):依据产品简介,一般放水量约为水泥质量的15%–20%。
搅拌与材料操作:
采用砂浆搅拌机或电钻搅拌齿,先预拌~22 min,静停~2 min,再复拌~2 min;一次搅拌应是1–3 h上用(随温度和外加剂而改变)。
混和用水量以混合物可抹压、不泌水为准;严禁二次加水。
掺量提示:在一些工程实践中,聚合物乳液(或防水剂)相对水泥质量的掺量约为3%–依据TDS/设计明确20%,并依据粘结力作出调整。
施工技术及关键操作
基层处理:凿除疏松/碳化/溶蚀层,用高压水冲洗,保持湿润无明水;阳角线倒圆;若有渗水,先补漏;钢底层除锈,页面处理。
擦洗工艺:可抹灰/刮糙/喷涂;适用2;–三次交叉施工,前一次凝固后再进行;立面与钢结构应分2次进行,固层间距应分2次进行,固层间距应分2次进行≥24 h。
节点及改善:管根、地漏、阳角线、变形缝、转角等先附加层,必要时压进网格布加以改进。
环境和维护:施工温度:施工温度: 5~ 35℃(优选10~30℃),避免雨天、烈日和狂风;终凝后保湿保养≥7天,寒冷/疾风环境适当延长。
质量验收:表面应密实、工整,无起砂/开裂/空鼓;按设计开展抗渗/粘合/抗冻融等取样浇灌实验。
挑选和比较建议
选型要点:物质及浓度(酸碱盐、含氯、油品等))、温度/干湿交替、底层含水量、构造变形和薄厚规定取决于聚合物机制和骨料的级别;重浸蚀或厚层提议聚合物含量高,并协助提升面料。
与环氧对比(概略):
聚合物混合砂浆:成本低,施工简易,可在潮湿表层施工,更贴近混泥土热膨胀系数,综合耐久性好;
环氧砂浆:耐水洗物质/密度不错,但成本高,对基层干燥度要求高,温差大时容易开裂/脱落。
规范与适配:用以/污水/海工等耐用性要求高的部位,可按GB/T 50046、GB 50212、GB 50224、CECS 18:2000年开展材料选型-系统设计-施工验收全过程控制。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